困惑与期待一:人才“帽子”的是与非
人才是第一资源,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从国家到地方的迫切需求。近期,这种迫切的需求演变成了人才争夺大战,各种人才“帽子”层出不穷:“优青”“长青”“泰山”“长江”“黄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几百种之多。
不可否认,“帽子”意味着更多的科研资源、更好的生活待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青年科技人员的燃眉之急。当前,青年科技人员都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项目申请难、职称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被认为是摆在所有青年科技人员面前的“三座大山”。而人才“帽子”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部分问题。
但另一方面,“帽子”满天飞的状况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首先,一些“帽子”的评选过程中的公平和公正常被诟病。其次,这些“帽子”总是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也就是说,一旦评上过一个“帽子”,另一些“帽子”就纷至沓来。这让很多青年科技工作者难以安心科研,为了争“帽子”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一些有了“帽子”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也出现了重复申请,甚至这里争了“帽子”待两年,再去别处争取“帽子”的不正常的人才流动。这种结果是与我们国家人才政策的出发点背道而驰的,既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从长远看也不能满足青年科研人员的根本需求。
因此,对于人才“帽子”,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合理设立人才项目、公平公正评选秩序、合理资助额度等,既能照顾到重点人才,也能普遍改善青年科技人员的状况。如何让戴上“帽子”的作出更大创新贡献,让没有“帽子”也作出实际贡献的得到公平对待是“帽子工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所有青年科技人员充分释放创新潜力和动力,才是我们各种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的最终目标。
困惑与期待二:“海归”与“土鳖”的高与低
为了迅速赶上国际科技前沿,缩小与国外科技水平的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各类引进海外科技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情况和科技发展水平下,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近年来,这种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待遇上的不公,导致许多单位产生了引来“女婿”、气走“儿子”的现象。
事实上,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发展,本土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迅速提高。根据中科院对青促会会员的统计调查,从科研产出看本土人才并不比海外引进人才差,个别指标还要高于海外引进人才。
因此,我们应该让本土人才和海外引进人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用学术能力这一客观标准和实际贡献这一把尺子来度量所有科技人员。
需要一视同仁的不仅是“海归”与“土鳖”,还有其他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是系统工程,需要各种类型的科技工作者。
除了一线科技工作者,我们还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技术支撑和科技管理人才。尤其是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技术支撑和科技管理的短板效应会更加明显,严重制约科技创新的系统性提高。比如,现代科学越来越倚重大科学装置,而我国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科技管理方面,原来大都是科研人员兼职从事管理工作,但随着项目规模增大、参与人数增多,许多科研人员普遍感到力不从心,未来如何建设一支专业高效的科技管理队伍已成为决定大科学项目效率和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困惑与期待三:学术环境的压力与宽容
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而言,需要用成果尽快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要承受的压力。科研不仅要满足个人兴趣,更要以满足国家需求和人民需求为己任,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任。
但科学研究是探索规律、认识未知的创造性工作,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很多重要的方向性突破,往往在开始阶段会经历大量失败的尝试,尤其对于原始创新,更是在“无人区”上的探索,只有大量地勇于进行这种探索,哪怕只有1%的成功,其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是决定性和根本性的。容易成功的大家都去做,这个方向上也很难做出超众的创新成果。
青年科技人才处于潜能爆发最活跃的黄金时期,最有希望产生重大突破。因此,应鼓励他们开展自主选题、大胆冒险,探索从未被证明、没有研究基础、无人探索或探索失败的问题,培育具有潜在深远影响力、高创新价值或具有变革意义的研究。
与此同时,青年科技人员普遍起步艰难,在创新方向选择、科研活动组织开展、学术人脉网络等方面普遍经验不足,创新试错是所有科研人员成长的必经之路。
那么,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学术环境,既能给予青年科技人才大胆创新的宽松氛围,也能防止有人浑水摸鱼,滥用科研经费呢?或许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是最重要的因素,建立多样化的同行评议制度,以工作状态和工作内容作为评价标准,而不是简单地以成败和论文进行评价。
永葆科学理想初心,发扬顽强拼搏精神
远大理想是青年科研人员攀登科技高峰的根本动力。20世纪80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科学家”是很多青少年的人生理想和职业选择。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年有了更多收入更高、更加体面的职业选择,而从事科研工作则是一条充满着竞争和压力、充满着创新不确定性的崎岖之路。
为什么选择这条路、是什么能够支撑我们不断继续前行?这个问题是时常在青年科研人员脑海中回响的问题,也是事关我们工作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总开关”问题。我想,让我们选择科研这条路并鼓舞我们继续前行的,只有科学理想——摘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通过科技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远大的理想也要通过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来实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科学家的光荣传统。新中国建立之初,无数爱国科学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筚路蓝缕、一砖一石建起新中国的科学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专家撤走后中国科学家靠自己的双手将“两弹一星”送上天,让中国人真正挺起脊梁;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逐渐恢复发展并从学习、跟跑走向并跑、领跑。几十年薪火相传的是中国科学家爱国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坚持这种精神,还要继续把它不断传承给下一代。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科研探索这条崎岖不平的路上,会有很多诱惑、也会有很多困难。但科学研究领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无限风光在险峰。我们青年一代必将攻坚克难,实现引领世界科学前沿、占领世界科技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作者:刘天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刊》副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