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今年春节,我再次参加“新春走基层”活动,走进田间地头,走到群众中间,感受家乡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的背后,是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是鲜活真实的人物故事,或令人欣慰,或感人至深。
桑明亮是山东寿光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告诉我,村里共有160个冬暖式蔬菜大棚,一半以上的村民从事蔬菜种植,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调整和大棚改造,菜农们的年均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生活越来越红火。
2月10日一大早,我在桑明亮的带领下,弓着身子穿过狭长的入口,来到了菜农桑国增的蔬菜大棚里,不一会儿就热出一身汗,感觉就像到了夏天一样。桑国增笑着说,在大棚里,温度常年会控制在28摄氏度左右,以便给蔬菜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前在小型棚里种菜,棚内温度低,效益差,干活还累。现在改成了大型棚,棚顶上装有防虫网,害虫变少了,大棚‘棉被’的拉放也都是机械化操作,既轻松,又赚钱”。
就在我到来之前,桑国增刚刚在自家大棚里采摘了800斤左右的圆茄,卖了约3000元钱,一直到和我聊天时,他的那股兴奋劲儿都还没有散去。桑国增说,他每年会种两茬蔬菜,7月底种番茄,11月中旬再种圆茄,一年下来纯收入能达到15万元。另外,他还会在棚里种甜瓜、茼蒿等,留着自家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脚下沾有泥土,心中沉淀真情。看着大棚里那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听着桑国增夫妇一边说笑,一边畅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一幅动人的“美丽乡村”画面啊。他们那近在咫尺的笑脸,早已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里。那笑脸传递出的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人动容。
离开时,我远远地回头望去,一排排蔬菜大棚在明媚的阳光下整齐地排列着,甚为壮观。在这片土地上,有很多菜农像桑国增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大棚里劳作着,用勤劳的双手换来幸福的生活。而幸福,就像年轮,也在日积月累。
(本报记者 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