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尽了记者的一份职责,这份荣誉其实属于赤溪村的干部群众。”10月9日上午,2017年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福建省宁德市诚信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闽东日报社原总编辑王绍据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殊荣。这位大山里走出来的新闻记者,始终为穷山沟里的困难群众脱贫鼓与呼。回顾自己33年锲而不舍的扶贫历程,王绍据说,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只要有颗为民心,记者也能扶真贫。
点燃扶贫的星星之火
“我出生于贫困家庭,12岁丧父,13岁仅读了一年初中就辍学回家种地放牛,挑起了照顾老母亲和妹妹的重担。后来,通过自学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一名新闻记者。”王绍据说,正是对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他始终觉得,作为记者,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贫困山区的群众做点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浪潮席卷全国,各级新闻传媒大量报道各地涌现的“万元户”“亿元村”的消息,一时间让人们产生了农村都富起来了的错觉。时任福鼎县委办副主任兼报道组组长的王绍据对此感到忧虑。为了真实了解农村最基层的情况,1984年5月15日,王绍据独自徒步46里,深入老区基点村、畲族聚居村——福鼎县磻溪镇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在村里,他目睹这里群众食不果腹、衣难蔽体的艰难困境。彻夜难眠的他就此采写了一篇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情况调查,并直接向《人民日报》投了稿。
可以想象,写下这样一封自揭其短、大胆尖锐的信件需要莫大的决心和勇气。“当时感到,作为新闻工作者就要有一种责任担当。我来自农村,不敢替农民群众说话,那宁可再回去当农民。”王绍据说。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来信形式发表了王绍据的《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并配发题为《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激起了全国各地的强烈反响,点燃了扶贫的星星之火。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赤溪村也因此有了“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称号。
小车不倒只管推
此后,王绍据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下山溪自然村的扶贫进展。他利用手中之笔,不断发现和总结经验教训,加以引导。当村民们对脱贫信心不足时,他撰写了《烂泥也能糊上墙》,鼓励他们树立志气;当村里人养的猪、羊等牲畜发病时,他就带着科技书籍向他们传授饲养知识……这个穷村“输血”多年成效甚微,王绍据13次进山调研,得出结论:这里的自然条件过于恶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他据此写下《十年贫困帽,为何摘不掉》的长篇通讯,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时提倡的“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和“弱鸟先飞”的追赶意识。后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下山溪自然村村民全体搬到赤溪行政村所在地。
为了帮助赤溪村群众通过“造血”致富,王绍据到这个村不下百次,同镇村干部群众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从中汲取理论营养。他和大家一起商量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各方的关心支持下,赤溪村这个曾经的特困村如今成了“中国旅游示范村”“中国美丽畲族村”,农民人均年收入比扶贫前的1984年增长了65倍。
年届古稀的王绍据忍着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加班加点28天,全面总结了赤溪村从“输血”“换血”到“造血”3个历程的7个方面经验,写成10万多字的《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纪实》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他还应邀为宁德市政协文史委主编40多万字的《滴水·筑梦》一书,详尽叙说扶贫开发的“宁德模式”。为了探讨怎样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去年国庆节期间,王绍据自费到浙江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考察调研,认真总结当地发展林下经济,以及林产权抵押贷款、碳汇交易等扶贫经验,采写了《叶子变票子,鼓起钱袋子》的调查报告。王绍据告诉记者:“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小车不倒只管推。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本报记者 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