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2日 星期五

    文化探索见证中非情谊

    作者:韩雪莹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22日 13版)

        近两年,户外实境生存纪录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以惊险、刺激、挑战与趣味并存的特征,逐渐在电视市场上崭露头角。从《跟着贝尔去冒险》到《我们的征途》,国内的户外实境生存纪录节目通过让嘉宾真正进入丛林或荒岛中独立生存,聚焦困境中的智慧,凸显极限下的勇气,带给观众正能量的文化体验。而在影视作品国际化的潮流下,以安徽卫视《我们的征途》为代表的户外实境生存节目更是走出国门,走向海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呈现人类文明与异域风情。

     

        《我们的征途》选择在非洲录制。节目的前几期,“征途家族”远离祖国家乡前往坦桑尼亚,暂别繁华的现代都市文明,探索人与自然最原始的共生关系。在赛卢斯、奔巴岛、阿鲁沙,个性迥异、分工有别的成员们面对着丛林、海岛、草原等不同的地域风貌,踏上了与自然、与团队、与自我和谐共处的征途。

     

        对于野外生存经验几乎为零的成员来说,在每一处生存地的探索无疑都是巨大的挑战。绝美的风景背后是极度恶劣的条件和变幻不定的天气,节目对大自然不可抗力的纪录传达出人类应心怀敬畏的生存之道。而“征途家族”组建初期,成员之间难免因欠缺磨合而产生摩擦,这些特定环境下的矛盾冲突展现着人物身上的真情实感,也推动着整个团队通力合作、相互信任与共同成长。种种无法预测的严酷挑战激发了成员的求生本能和内心力量,同时带给观众对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深刻思考。

     

        《我们的征途》不仅是一场自然之旅,更是一次文化探索,承载着传递中国梦的使命。作为节目拍摄地的坦桑尼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非洲桥头堡国家,长期与中国情谊深厚。节目从达累斯萨拉姆的坦赞火车站开始拍摄,并请来了曾担任坦桑尼亚前总统翻译的中非交流使者敖缦云作为领队,一路伴随着见证了中坦友谊的坦赞铁路的列车行驶,“征途家族”前往当地风俗各异的民族部落,开启在非洲大陆上的文化传播。这样的创作初衷,使得节目并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户外实境生存节目,其本身就是一座沟通中非的文化桥梁。

     

        七位“征途家族”嘉宾集结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节目组特意邀请到当地的生存大师传授打猎、取水、捕鱼、搭建房屋、辨别植物等野外生存技能,让成员拜他们为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近距离沟通。雨季的赛卢斯沼泽密布,当地的向导背着小腿受伤的摄像师趟过泥潭;一夜暴雨过后的奔巴岛岸边,驻组的坦桑尼亚工作人员帮助成员支起桅杆,带领他们驶离孤岛;初到阿鲁沙,布须曼民族的男女老少以传统、友好的圆圈舞仪式隆重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成员们不禁融入其中感受非洲文化的独特魅力。探访原始部落的过程中,成员与当地人展开友好的生存技能比赛,分享各自的娱乐消遣方式,在欢声笑语中相互了解和交流。

     

        作为一档户外实境生存纪录节目,《我们的征途》以真诚的态度和真实的镜头,全程记录了成员们在“征途”中的艰苦生存与心路历程。节目里既有一望无垠的壮阔风景,更有灿烂多姿的异国风情,以文化探索的姿态“一箭双雕”地见证了人类文明与中非情谊。户外实境生存的节目模式还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依托此类节目的场景呈现来实现文化对外传播,今后还有待进一步大胆尝试。 

     

        (作者:韩雪莹,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