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是蒙古语和汉语的混合用语,意思是“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年为弥补国库亏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开围放垦,再加上日寇掠夺、山火不断,到新中国成立时,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变成了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
内蒙古沙漠大举南侵,其中的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由于它平均海拔1100多米,北京的海拔只有40多米,如果这个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北京的院子里扬沙子。
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但国家仍然下定决心,在塞罕坝建设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1962年9月,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肩负“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上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
恶劣的生存环境,是创业者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塞罕坝冬季漫长,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摄氏度,加上偏远闭塞、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考验,一个接着一个。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的经验,头两年人们满怀希望种下的2000多亩落叶松,成活率还不到8%。困难和挫折超出想象。
经过反复试验,林场技术攻关组改进了“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改变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让信心和希望在荒原上重新燃起。
1964年4月,早春的塞罕坝,风寒料峭。林场精心挑选了60多名员工,分成4个机组,分别由领导带队,挺进马蹄坑作业现场。所有的人吃住在山上,大干两天两夜,在马蹄坑的山坡上栽满了落叶松。20天后,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6.6%。
此后,塞罕坝机械造林全面提速,最多时一年造林达8万亩,成活率、保存率都创下了全国同类地区最高。
但是,塞罕坝人要经受的考验并没有结束。
1977年10月28日,塞罕坝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一夜之间,57万亩树木被厚厚的冰凌包裹,20万亩树木全部被毁,树枝的断裂声撕心裂肺,十几年心血换来的劳动成果损失惨重。
1980年夏天,塞罕坝又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旱死。
使命在肩,百折不挠!面对一次次灾难,塞罕坝人没有灰心,他们含着眼泪清理了死树枯枝,栽上新的树苗,从头再来!就这样,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接续奋斗55年,终于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使得在自然状态下,至少需要上百年才能修复的塞罕坝生态,重现盎然生机。如今,林场造林面积达到了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如果把这里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
更让塞罕坝人自豪的是,他们忠实履行了当年国家赋予他们的使命,让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和承德、张家口的绿廊连成一片,在首都北部构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将浑善达克沙地南下的黄沙,死死挡在了河北最北端。这片林海每年为滦河、辽河涵养的水源,相当于10个西湖的蓄水量。
今天的塞罕坝,视觉上是绿色的,精神上是红色的。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在美丽高岭上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绿色丰碑!
美丽高岭上的这片绿色,正在燕赵大地铺展开来。近年来,河北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全省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造林数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林地面积比建国初期增长了10多倍。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已经实现了土地沙化逆转。
盛世兴林,泽被后世;绿色发展,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机械林场作出的重要批示,让河北林业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将牢记嘱托,不忘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作者:周金中,系河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