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8月4日电(记者王斯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4日在西宁开幕。两天会期内,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智库群体的近600位专家学者将围绕如何加强皮书专业化建设、提高皮书质量与影响力展开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在开幕式上对皮书的长远发展提出五点意见:聚焦使命任务,在服务党和国家决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强化品牌意识,在皮书质量提升和学术规范方面取得更大进步;抓好海外推广,在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方面作出更大贡献;打造良好平台,在助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青年科研人才成长方面体现更大价值;创新管理机制,为皮书工作和皮书发展提供更好保障。
会议颁发了第八届“优秀皮书奖”“优秀皮书报告奖”。“优秀皮书奖”项共42个,《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2016)》等9部获一等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7》等14部获二等奖,《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6)》等19部获三等奖。《2015—2016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年大选:美国内政与外交风向标》等40篇皮书报告分获第八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一、二、三等奖。
会议发布的《2017皮书评价报告》指出,按照区域划分,本届获奖皮书研创单位最集中的“前三甲”是中央单位、北京、福建,优秀皮书报告作者最集中的三个区域则为中央单位、上海、广东。按照机构划分,获奖皮书研创单位、获奖皮书报告作者来源单位数量最多的前三名均为地方社科院、中国社科院、高校。
据介绍,决定奖项归属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内容质量”“社会影响力”两大项,其中,社会影响力又包括媒体影响力、品牌贡献度和下载率等子项。评价根据上述指标的量化得分结合专家主观评议综合得出。因此,对于皮书而言,好的选题与框架设计、过硬的研创团队、严格的学术规范、年度热点与长远问题的结合、翔实的资料与数据、多措并举的宣传推介等缺一不可。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尚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西明,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佘志远等出席会议。
今年正值皮书专业化建设20周年。会议公布了“皮书专业化20年”致敬名单,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等20人被授予致敬人物,已故社会学家陆学艺、王开玉被授予特别致敬人物,中国网被授予致敬媒体。皮书博物馆网络版同日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