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癌症状况最新估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女性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达168万,每年约有52万名女性因乳腺癌死亡。研究发现,欧洲、北美及大洋洲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我国该病的发病率虽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发病率的上升速度却显著高于后者。
一直以来,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手术一直沿着“切除尽量少的组织,达到最大治疗效果”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发展。纵观乳腺癌手术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手术方式经历了经典根治术(切除全部乳腺、胸大小肌及腋窝淋巴结)、改良根治术(切除全部乳腺及腋窝淋巴结,但保留胸大小肌)及保乳手术,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逐步减少手术切除范围,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在腋窝的手术处理方面,却一直遵循着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治疗理念,发展相对缓慢。
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选择最重要的病理指标。时至今日,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是评价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最准确方法。然而,该手术也是造成上肢水肿、疼痛、感觉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如今,随着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提高,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已占新发病例的60%以上,因此,给所有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则仅有少部分人获益,大部分是接受了过度治疗。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种微创、能够高准确度的检测腋窝转移的方法,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哨淋巴结的概念最早在1960年被提出,是指某个器官、区域组织淋巴液回流时,首先到达的第1站淋巴结,这也是大部分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时,最先受侵犯的淋巴结。通过对该淋巴结的检出和病理检查,可以推测整个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通俗点讲,前哨淋巴结类似于战场上的前沿阵地,如果前沿阵地都没有交火,那么后方部位必定安然无恙;反之,如果前沿阵地已经开火,那么后方部位也有可能受到波及。同理,若前哨淋巴结未被癌细胞侵犯,则推测整个区域淋巴结未受累,也就不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如果前哨淋巴结受累,则认为整个区域淋巴结可能受到癌细胞侵犯,需要行整个腋窝淋巴结清扫。医生可以通过前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决定下一步的手术范围。
2015年《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中明确指出,根据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的数据,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是一项可以使腋窝准确分期的活检技术,前哨淋巴结活检可准确评估腋窝淋巴结病理学状态,对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可安全有效地替代腋窝清扫,从而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NSABPB32试验是迄今为止入组人数最多、最具权威性的一项III期、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经过长期随访,前哨淋巴结活检组与腋窝清扫组在患者生存率方面并没有差异。
虽然前哨淋巴结活检因其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却依然存在一些争议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前哨淋巴结假阴性问题,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可行问题等。但不管怎样,随着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相对禁忌证转化为适应症。我国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并取得了重要成果,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患者受益于此。对于医生来说,如何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时间等,是不断努力的目标。
(作者:曹旭晨 王欣 分别系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一科主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