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1日 星期二

    互联网:传统文化进校园新契机

    作者:曾耀农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1日 15版)

        【国是论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先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青年学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传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均有重要意义。

     

        当下我们处于网络文化盛行的信息时代,网络文化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带来了新契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挺进网络文化阵地,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网络载体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互联网的共享性、多元性、便捷性,可以让师生更好、更方便地去接受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格局中,传播主体的自由平等关系,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受不受身份、地位的影响,网络的即时性与交互性,可以使人们在线讨论、交流,方便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播。在互联网上,各种文化可以自由传播、交流、碰撞、渗透和融合,网络载体的多元性为传统文化取长补短、顺应时代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很好的发展机遇。网络载体方便传统文化的存储,受天气、环境的影响比较小,也方便师生随时随处查阅。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倡导网络文明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网络文明关键依靠网络文化主体自觉维护,网络文化主体的道德责任和自律意识薄弱,就会导致网络上不文明行为的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一脉相承,对网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着规范与指导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加强互联网使用者的道德责任感,约束网络中的非道德行为。

     

        意识决定行为,师生作为校园中的文化主体,其主动性、积极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文化主体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首先要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重视经典。传统文化有糟粕的地方,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指出,而其优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应该大力弘扬。其次,要把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中。现代的学生是在网络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生的日常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用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教育方式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师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首先,要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让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机会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从而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传统文化品牌,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占领网上阵地。其次,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中最具特色、发展最快的一种形式,学校要选派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书画、戏曲、诗词等方面进行引导。再次,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步伐,将古代经典作品数字化、网络化,向广大师生开放。最后,利用墙报、标牌、雕塑等户外媒介传播传统文化,也可在校园中建设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曾耀农 系湖南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致公党湖南省委文化与体育委员会副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