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夏粮收获已经完成,又是一个丰收年。作为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先锋,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已过一年。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对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有哪些启示?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哪些启迪?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籽粒玉米种植面积下降3000万亩,主要是第四第五积温带等非优势产区调减,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000多万亩。数据背后,反映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首战成功,实现了玉米价格形成机制的重大转变。”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品平衡一处处长张显斌介绍,改革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方面,实现了从国家政策性收储唱“独角戏”到多元市场主体收购“大合唱”的转变;另一方面,实现了收购资金从“来源单一”到“渠道多元”的转变。这对深化粮食收储体制改革有重要意义。
以收储制度改革调整农民玉米种植预期,进而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预计今年玉米面积比上年减少1000多万亩,调减的玉米面积,因地制宜改种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等作物。”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说。
保护农民基本收益
为缓解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改革一开始就建立了“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保护种粮农民的基本收益。
“此次改革方案既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为玉米市场化收购创造条件,又同步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产购销衔接、防止市场价格过度下跌,守住了改革的底线。”张显斌说。
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财政部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生产者给予一定补贴,并鼓励地方将补贴资金向玉米优势产区集中。
激活多元市场主体
专家指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最终目的在于恢复市场定价在粮食价格形成中的决定作用。把多元市场主体激活,成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司长周冠华介绍,为解决“无人收粮”难题,东北四省区粮食部门组织督导辖区内国有企业带头入市收购,并举办了多场产销协作洽谈会,鼓励销区企业采购粮食,同时开设玉米电子交易平台,推进“互联网+粮食”交易。国家粮食局协调中央企业合理把握收购时机和节奏,做到始终在市、均衡收购。为确保“有仓收粮”,各地及早摸清可用仓容规模、区域分布、类型等情况,认真做好收购仓容准备。
“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调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新粮购销和老库存消化、产业上下游协作和产销区衔接等方面共同发力,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才能形成政策合力。”张显斌说。
(本报记者 李慧 杨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