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

    变水患为水利

    作者:夏军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4日 05版)

        【寻找治理“城市病”的良方③】

     

        武汉两江交汇、河港纵横、百湖分布、三镇雄峙,水让武汉灵动、充满活力。同时,“武大看海”、南湖漫溢、汉江微污染、武昌抢水风波等反映城市水问题的热点名词又伴随着武汉的发展。武汉近年来调整人水关系和水城关系,探索变“水患”为“水利”的辩证发展之路,对全国城市水问题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常怀敬畏自然之心,强化水患风险意识。从1998年长江流域爆发特大洪水,武汉遭受百年罕见特大暴雨袭击,到2011年6月强降雨导致“城区看海”,2012年东湖官桥湖蓝藻暴发,2013年白沙洲水厂水源地污染、武昌地区出现抢水风波,再到2016年楚河蓝藻暴发,近20年来武汉水问题不断。面对外洪内涝、水源污染、河湖受损、供需失衡的困局,武汉市不断强化水患风险意识,不仅在防洪、内涝、河湖水环境标准、水质要求等方面逐步提高要求,而且形成了以城市洪涝风险评估、开发项目占湖影响评价等措施构成的量化水患风险的独特做法,大大提高了城市抵御水患的能力。

     

        遵循多学科交叉之路,夯实水文科学基础。武汉在国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面临着战略性发展机遇。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水问题,但是当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仍然缺少以水文学为核心的团队,基础监控体系广度和深度不足,缺乏“水与气候”“水与环境”“水与生态”“水与社会”联系的城市水系统及其交叉学科的先进科研技术支撑,迫切需要加强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与交叉。在城市水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中,武汉特别强调城市水系统规划,将城市社区“海绵”与流域“海绵”的有机结合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尺度水系统范畴统一规划与建设,不断夯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水文科学基础,为通过多学科、多部门交叉合作,提高城市水安全保障,探寻了一条新路。

     

        顺应自然发展之道,建设生态水系。顺应自然、走生态城市建设之路是解决当前水问题的最好途径。在防洪建设中,武汉市创新性地将堤防加固与江滩滨水环境治理相结合,建成了“两江四岸”江滩,成为国内最大的滨水空间。在防挡外洪的同时,加强内湖空间的历史回归,通过近十年的调研分析,完成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确保武汉极具优势的湖泊生态海绵基地的保护。同时,以控污优先、生态为重、水系连通的“大东湖”江河湖渠生态水网成为全国水网构建范例。从水域治理延伸至源头管控的武汉市一新一旧对比海绵试点示范,也成为武汉多年治水的又一重大探索。

     

        破管理割裂之困,推进四水系统治理。武汉市水问题表现在诸多方面,而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单独追求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是低效率的,并会带来其他问题。例如白沙洲水厂水源地问题,表面看是饮用水水安全问题,但实质是城市水体污染、水质不良导致的城市排涝与城市供水相互制约,内不能蓄,外不能排的问题。因此,治水需要树立“系统治水、统筹治水”的理念,切实谋划多重水危机的共同解决。近年武汉市出台了排水防涝、控污治污、海绵城市、水生态文明等多项规划,逐步实现划片统筹、分区指导,统筹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确保综合布局、系统治理、“四水共治”。

     

        促全民治水之势,共建共享共维护。水问题的治理从源头到中途传输到末端,涉及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治理不是哪一个部门单打独斗能够解决的,需要环保、城管、农业、规划、建设等部门共同参与,也需要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的共同参与,形成全民治水之势。近年来,武汉市在治水投资构成上,逐步实现由政府主导向PPP社会资本参与转变。规划策略上,百年园博、长江新城、东湖绿道全民讨论。项目实施上,黄孝河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地块建设问卷调查,广征民意。管水护水上,层出不穷的民间河湖长、社区疏捞队贡献了重大的民众力量,形成了共建共享共维护的新机制。

     

        (作者:夏军 系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