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从技术走向艺术】
编者按: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伴随着迅速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日前,住建部发布《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为破解“千城一面”“城市病”“奇葩建筑”频出等问题提出解决之道。本版特对《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的亮点和举措进行解读,为中国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考。
近日,住建部发布《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并发布了将北京等2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的通知,对城市设计提出明确要求。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早期城市注重“量”的扩张,忽视了“质”的提升,导致“千城一面”“城市病”“奇葩建筑”层出不穷等诸多问题。如何从源头破解“千城一面”“城市病”困局,让城市更加生态宜居?如何以科学合理的布局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精神与气质?
创新管理制度:让城市设计更加因地制宜
铜钱大楼、积木大楼、靴子楼……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奇葩建筑”层出不穷,曾被无数人吐槽,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一些地方为了一年一变样、几年大变样,大拆大建,漠视历史文化保护,毁掉历史记忆;一些城市劈山填海,破坏了城市的自然山水环境;一些城市建设一味扩张,缺乏特色,“千城一面”;一些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愈演愈烈。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城市决策、文化认识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城市设计。虽然一些城市开展了城市设计,但缺少城市设计管理制度,实施城市设计缺少有效途径。”住建部城乡规划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通过城市设计来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过去30年,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们的城市打下了好的框架,但我们的城市仍很粗糙,犹如一个‘毛坯房’。要让人们生活得舒适、安全、健康,仍需通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来改善,犹如我们装修居所一样。”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院长俞孔坚分析指出,通过城市设计,可以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统筹空间形态,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软实力。
“我国城市数量多,差异大,要不断通过试点,探索积累经验,创新管理制度,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设计。”住建部城乡规划司相关负责人指出,试点城市要根据管理办法,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创新城市设计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和技术导则,从制度上保障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的目标。同时,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因城”开展城市设计,解决城市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索适用的城市设计技术路径,保证城市设计科学合理、有用、好用。
打造“特色乡愁”:让城市文脉得到更好延续
坐落在松花江北岸的哈尔滨大剧院,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
“它的外形像什么,是海豚、飞碟、粽子抑或飘带?实际上,大剧院兼具‘雪窝’和‘浪花里飞出欢乐歌’等多重含义,是对地域文化的多重契合。”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吴松涛这样阐释哈尔滨大剧院的文化含义。
吴松涛介绍,哈尔滨在城市设计中的特色之一,就是历史城区和新建筑的建筑风格遵循“古典复兴,地域新风”的控制原则。在日前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名单中,哈尔滨成功入选。
为传承文脉,打造“特色乡愁”,《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保护相关控制地区开展城市设计,应当根据相关保护规划和要求,整体安排空间格局,保护延续历史文化,明确新建建筑和改扩建建筑的控制要求。
与此同时,在吉林省长春市、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坚持问题导向,“因城”开展城市设计的试点和探索也正在进行。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前的一个整体要求、规划,而城市设计则更多是在细节、技巧、展现形式等方面,更好地体现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体现一定的特色。”俞孔坚指出,千城不能一面,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修复城市生态:让城市空间更加和谐宜居
东岸湿地公园、红树林公园、丰兴隆桥头公园……这两年,在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随着公共绿地建设的加速,一条城市“绿色项链”悄然成型。
从小渔村发展到著名旅游城市,三亚也曾一度面临“野蛮生长”问题,违法建筑泛滥、河水污染严重、海岸线遭到破坏……愈演愈烈的“城市病”,让本地群众不满、外地游客诟病。
为治理“城市病”,三亚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管理和治理能力得到提升、百姓共享优质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为加强试点探索,住建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将福州等19个城市列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的通知》,在全国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中,我们的城市设计思路和管理模式亟待转型。”俞孔坚认为,过多修饰的“小脚”式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的人工维护,导致高成本且不可持续;而充满自然生机的“大脚”式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生态自我调节功能,能够满足步行、骑车等功能性的多样需求。应运用“大脚革命”的理念和生态修复技术,修复河流与湿地系统。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要求城市提升治理能力,其难点在于建立长效机制。要完善城市管理制度、技术法规,实现城市管理内在机制的脱胎换骨,通过加大制度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实现城市的内外兼修。”住建部城乡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李慧 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