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三峡工程便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除了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外,如今,三峡工程这座坚实的生态屏障在长江大保护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三峡,算算三峡工程这笔生态账,说说为了实现“绿富”双赢,三峡人所付出的行动与努力……
1、防洪补水是最大的生态效益
三峡处于长江上游来水进入中下游平原河道的“咽喉”,紧邻长江防洪形势最严峻的荆江河段,地理位置特殊。三峡工程建成后,不仅能有效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大大削减洪峰流量,而且还增强了武汉市防洪调度的灵活性,使洪患引起的环境恶化问题得以化解。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水电工程专家陆佑楣看来,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也是其最大的生态效益。“三峡工程是长江防洪综合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拥有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保护了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150万公顷土地和1500万人口的安全,这是最大的生态环境变化。”
数据显示:自2003年至2016年,三峡水库共实施拦洪运用41次,累计拦蓄洪量1219亿立方米。2016年7月1日,长江1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最大入库流量达50000立方米/秒,为当年汛期最大洪峰。三峡水库严格执行长江防总的调度令,控制出库流量31000立方米/秒,削减洪峰流量19000立方米/秒。7月6日,长江中下游汛情再次告急,三峡水库继续减少出库流量,以25000立方米/秒下泄。通过连续减少出库流量成功错峰,避免了长江中游城陵矶站超过保证水位,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干流紧张的防洪压力。
随后,国家防总、水利部在通报中指出:“如果没有以三峡工程为龙头的水库群拦蓄,长江中下游干流荆江河段将全线超警。以三峡为龙头的水库群在长江防洪中发挥了巨大效用。”
按照初步设计,三峡水库在每年10月蓄水后,对下游供水流量为每秒5000立方米。为了应对长江中下游旱情,三峡水库实际按照每秒8000至10000立方米下泄,极大改善了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同时,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枯水期下泄流量增加,有助于稀释大坝下游河道的污染带,改善水质。
可见,三峡工程防洪补水功能的发挥,使长江经济带具有了坚强的生态屏障,广袤富庶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150万公顷耕地和城镇得以保护,几千万居民获得了安全居住和发展的安澜环境。
2、营建珍稀物种的庇护所和孵化站
多年来,三峡坝区一直在开展长江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每年4月,大量中华鲟都会从这里被放流长江,开始物种延续的生命轮回。
由于水质污染导致病变、人为过度捕捞、产卵场改变、航运干扰等,中华鲟这一古老的鱼类种群数量不断减少,198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9年10月4日,随着世界上第一尾子二代中华鲟在三峡坝区破膜而出,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首次取得突破。
“近些年,中华鲟全人工条件下繁殖连续取得成功,表明全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基本成熟,我们找到了不依赖稀有野生亲鱼就能把中华鲟长期保存下来的有效途径,对保护濒危的中华鲟物种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姜伟博士表示。
在持续多年的保护工作中,三峡集团还先后突破胭脂鱼、圆口铜鱼、长鳍吻鮈等数十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养殖及繁育技术,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500余万尾,放流珍稀特有鱼类630万余尾,极大地补充了长江的野生渔业资源。
记者在三峡坝区看到,一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长江珍稀鱼类保护中心拔地而起——这里,将最大限度地研究和保存长江珍稀鱼类物种资源。
三峡地区素有“绿色宝库”“物种基因库”的美誉。在这里,大量珍稀植物繁生于峰峦之间、岩峭之侧。早在三峡工程的论证阶段,就有植物学家提出:水库蓄水后,一些特有植物会被淹没导致灭绝。而今,它们的命运如何?
为了挽救濒危物种,三峡集团把生态价值与环境保护放在与工程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于2007年7月成立了三峡苗圃研究中心,专门负责三峡地区特有珍稀植物的研究与保护。
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引种植物在“新家”中能够更好地生长,中心按照“生境相似性”原理,对光、热、水、气、土等条件进行全方位控制;同时,通过搭建遮阴网、安装迷雾系统、打透气孔等方式,为植物营造适宜生长的小环境。对于一些原本生活在较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如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三峡库区特有的三峡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巴东木莲等,中心还采取逐步移种的方式,由山岭移植到低山丘陵,再移种到苗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峡苗圃研究中心就是三峡特有珍稀植物的庇护所、孵化站和幼儿园。”听工作人员说,每年都有大量的珍稀植物从这里运往三峡和金沙江野外,点缀在长江两岸。
在三峡坝区,记者还看到了一片特殊的绿地——生态修复园西园。这里原为三峡枢纽管理区左岸的施工废料渣场,总面积78万平方米。2007年开始,三峡集团按照规划采取工程修复治理措施。经过精心涵养,昔日荒凉的施工废料渣场变成生机盎然的生态园。如今的西园四季花开,形成了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组合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生态景观区,稳定的植物群落吸引了蛇、鸟、野鸡等众多小动物在此安家落户。
3、减少人为活动对库区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蓄水后,中国腹地有了一座总量近400亿立方米的国家战略淡水资源库。为了保护好这一库清水,三峡集团在工程建设和运行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低生态影响和人水和谐的最优工程形式;三峡库区也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生态环保力度,确保水源清洁。
在三峡工程建设的18年里,移民工作者在一个山高坡陡、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生态脆弱的国家贫困连片区内,有序完成了130万移民的搬迁安置和12座县市、116座集镇、1632家工矿企业的搬迁重建,有效减轻了三峡库区的生态压力。
从1996年起,王双建就生活在三峡库区首县——秭归。作为一名基层移民工作者,他亲历并见证了三峡库区的点滴变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人在,就要在这山里、水里挣饭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通过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库区人口,也相应减少了生产生活对库区环境的影响。”
据王双建介绍,三峡移民所有迁建城镇都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49%和70%,在全国同类城镇中居领先地位;对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全部实行关闭停产;此外,还建立了三峡水库库底清理规程规范,实施全面清理和保洁,有效防止传染病的流行,保护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居民的饮水安全。
相关监测数据表明,经过8年运行检验,三峡库区干流水体水质总体稳定,水库蓄水后保持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水平。目前,库区已全面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及时掌握工程运行中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为科学有效预防治理提供依据。
走在三峡坝区和库区,仿佛置身于如画的风景中,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日渐显现。闲暇时分,王双建喜欢坐在长江或香溪岸边,远眺波光粼粼的江面,用心体悟那份难得的静谧与悠闲。“现在的三峡库区山清水秀,生活在这儿,舒服得很。”“老三峡”王双建的话语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4、“宜昌试验”提供区域支撑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部,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担负着保卫一库清水、守护三峡生态的特殊使命。
在库区腹地秭归县,连接国家公路骨干线沪蓉和沪渝高速的香溪长江公路大桥正在加紧施工。听当地人讲,在大桥建设之初,需迁建14座输变电铁塔、砍掉30多棵大树。为了保住树木,宜昌市本着“宁弯几里路、不砍一棵树”的原则,硬是把原本3.6公里的线路绕行了12公里。
无独有偶。宜昌城区的至喜长江大桥位于中华鲟核心保护区,为了给“水中活化石”中华鲟的洄游产卵让路,桥体采用“一跨式”过江,不在水中架设桥墩,被人们誉为“生态桥”。
对树与鱼的珍惜,可谓宜昌“生态先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真挚表达。为了守护好三峡这道生态屏障,宜昌还组建起湖北省首个流域水资源综合执法局,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综合执法;此外,按照生态系统功能,将三峡库区划分为核心保育区、生态保育修复区、传统经营区等不同功能区,分区规划、分类保护。
2016年5月26日,全国首个生态治理试验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正式启动。此举标志着国家战略、湖北担当、宜昌试点的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三峡城市群)进入实施阶段,宜昌将探索区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新路径,为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区域支撑。
与此同时,在宜昌“十三五”规划中,一批生态守护、修复的新探索相继出台:全面禁止江、河、湖、库水面网箱养殖,大力恢复库区植被、种植多层次保护林带,推进小流域治理、保障水土不流失……
“多年的运行实践证明,三峡工程是当之无愧的生态工程、环保工程和民生工程。”诚如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卢纯所言,正确、客观地看待三峡工程,重视三峡坝区和库区的生态价值,对于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追求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报记者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