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广西壮族同胞将迎来最隆重的盛会“三月三歌圩节”。各地的工艺师们正紧锣密鼓地铸造、维护歌圩节的必备乐器——铜鼓。
铜鼓敲起来就有了灵魂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古老的传说中,铜鼓敲起来就有了灵魂,可以与天地、神灵沟通,保佑乡寨平安。作为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活化石”,铜鼓记录着古骆越民族生命、生产、生活的过程,更是骆越民族的精、气、神所在。
“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西,广西铜鼓在河池”。河池铜鼓可以追溯到汉代,距今已2000多年。目前全世界传世铜鼓2400多面,河池就有1458面,占世界铜鼓藏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得名“世界铜鼓之乡”。
在河池市境内,壮族、瑶族、苗族村寨中,凡传统节日、庆祝集会及婚嫁喜庆,都有敲奏铜鼓乐、唱铜鼓歌、跳铜鼓舞的习俗。
击鼓而舞,伴舞而歌。千百年来,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铜鼓文化。
让更多人知道壮民族的精神符号
高音清脆明亮,似泉水叮咚;低音浑厚低沉,如春雷鸣动……在河池市遗存铜鼓最多的东兰县(全县有铜鼓612面),“鼓王”陈耀灵投建的民间铜鼓收藏馆内,阵阵婉转灵动的铜鼓音乐响起,引得众人驻足聆听。
这组音乐铜鼓,出自民间铜鼓制造工艺师牙运永之手。
1989年,东兰县城中学美术教师牙运永正式开始研发音乐铜鼓。他遍访民间艺人和专家,经过成百上千次研制,于2008年制造出我国第一套可以敲击出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铜鼓;2009年铸造出一套能敲出11个音的音乐铜鼓。
在河池,像这样传承保护铜鼓的民间人士不胜枚举。现已90岁高龄的韦万义当属最年长的“铜鼓王”。
韦万义出生于壮族农民家庭,从小守着家中祖传的4面铜鼓玩耍。工作后,目睹一个个传世铜鼓被送进废品回收站,韦万义心痛不已:“这样下去,壮家人的铜鼓就要绝迹了!”1967年,韦万义开始以一己微薄之力“抢救”铜鼓。50多年来,他相继收集了30面传世铜鼓。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韦启初、韦启参兄弟俩攻克道道难关,掌握了一次性成型铸造技艺和其他核心技艺。为了让壮族铜鼓“扬名世界”,他们废寝忘食,制造出一面直径4.198米、高2.595米的铜鼓,鼓面上铸有吉祥鸟、青蛙、太阳纹等纹饰,融进了壮族悠久的传统文化精髓。2016年1月,这面铜鼓成功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大铜鼓”称号。如今,兄弟俩正铸造面径6.66米的铜鼓,冲击新的世界纪录。
每一面铜鼓都是一段历史
“铜鼓是民间的,铜鼓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河池市委书记何辛幸说,铜鼓文化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2012年12月,经文化部批准,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挂牌,这是全国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也是广西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2016年11月,文化部召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专家论证会”,河池市编制的《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得通过。
据河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调研员黄英儒介绍,2017年至2031年,河池市将分三期重点建设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展示馆、传习所;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教材;初步建立五级工作机制,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机制、传承机制和监督机制;启动重点项目和区域的保护工程;制定详细实施办法,逐步推进生产性保护。
“每一面铜鼓都是一个故事,每一面铜鼓都是一段历史……”刻在东兰县民间铜鼓收藏馆墙上的这段话,代表了河池市保护和传承铜鼓文化的心声。
(本报记者 周仕兴)
●传承心语
寻找消逝的文明
牙运永(铜鼓铸造工艺传承人)
我是东兰县城中学的一名教师。与很多研究铜鼓的人不同,我对铜鼓的研究不是为了简单的仿制,而是为了探究铜鼓之中隐藏的关于冶炼、铸造、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生产、生活等与先民有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寻找那些已经消逝了的文明。
从研究到铸造铜鼓,我做了十几年。直到2000年,我与同事谭安益老师开始合作进行铜鼓铸造课题研究。我们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查找有关铜鼓的铸造方法,一起到锅炉厂参观调研,到红水河岸边铜鼓铸造遗址考察,拜访附近的老人。经过无数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失蜡法、翻砂法并铸造出音乐铜鼓,多次荣获“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金、银、铜奖。从此,恢复了传世铜鼓的铸造工艺,使得铜鼓真正走向舞台,人们真正听得懂铜鼓发出的美妙声音。
一面铜鼓就是一个故事,是一个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我们成功铸造出音乐铜鼓,使得已经失传的传世铜鼓铸造工艺又得到继承和发展,同时赋予了铜鼓文化新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发明的蜡模砂范法秉承了传统泥型合范法和失蜡法两者铸造工艺的优点,同时加以创新发展,获得了10项国家发明专利。今后,我们将继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倾尽心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刘廷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