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2月21日电(记者万玛加)在20日召开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海西州副州长杨有智介绍,“经第三方评估组评议、省级验收,认为海西州贫困退出的18项指标均已完成,该州8个贫困市(县、行委)、119个贫困村、2580户6122名贫困人口均达到了摘帽、退出、脱贫清零的条件。”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州。一年来,海西州共投入扶贫资金10.61亿元。经统一测算,到2016年年底全州2580户612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0494元,完成省级目标3316元的316%。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30.67%下降到2016年底的零。
为“独立、客观、公正、科学”评估海西州2016年脱贫攻坚成效,由中国农业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组成的第三方评估组于2016年11月16日至12月30日对海西州进行了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第三方评估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永功认为,2016年,海西州2580户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来源,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脱贫清零人口对脱贫攻坚成效的满意度为99.95%,贫困人口退出的准确率为100%。
2016年,海西州以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为重点,为贫困村劳动力提供学习机会、就业保障,同时把帮扶与励志同步结合起来,通过集中学习报刊提升贫困群众的教育、文化等综合素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此外,海西州还开展了电商培训、餐饮服务、牛羊养殖、枸杞育苗、掐丝唐卡等“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13个专业,做到扶贫先扶智,激发贫困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了技能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