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地上的人文奇花”,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这样形容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在他看来,年画是中华文化性质最鲜明、文化内涵最深厚、表现形式最绚烂而独特的民俗艺术之一。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冯骥才说,每年春节都是人们生产生活开启新一个轮回的重要时刻。所以在春节时,家族团聚,辞旧迎新,人们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来庆祝,燃起生活的激情,表达对新一年生活的渴望和热爱。“年画正是这种精神和情绪的外化与彰显,因此从年画中我们看到的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希冀。”
对于年画,冯骥才如数家珍:年画在中国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其发展和流行的历程伴随着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两项——雕版印刷和造纸,历史内涵和意义十分重大。年画所承载的内容也异彩纷呈,摹画出百姓的理想王国,反映着他们对生活的期盼。“生活中五光十色的故事、传说、神话、戏剧,甚至包括变化的时事都能纳入画幅之中,内容无比丰富。他们是老百姓创造的、农闲时自娱自乐的生活文化。”
然而,农村城镇化、商品化、年俗的淡漠和改变严重破坏了年画生存的土壤;审美趣味的变化,也悄悄地消解了人们对年画的认同感……与此同时,老一辈传承人相继离世,传承现状不佳,也是传统木版年画面临的困境,“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必须积极应对的问题”。冯骥才表示,经过15年马不停蹄的奔波,众多文化学者勠力同心,完成了大量艰苦而繁复的工作。“我们不仅摸清了传统木版年画的家底,而且一些年画产地又开始兴旺起来,一些已经没有活态传承的年画又‘活’了起来,这些都是让人倍感欣慰的。”
在年画产地调研时,冯骥才发现一批70后、80后甚至更年轻的年画传承人涌现出来。这些年轻人开始有了清醒的文化自觉,对中华传统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怀着敬畏之心钻研、琢磨这些传统中的经典,并不随波逐流急于进入市场大潮,冯骥才称之为“年画的新力量”。
“我们所有的文化自觉最终都要变成老百姓自己的文化自觉。”冯骥才认为,文化先觉是知识界的使命与担当,通过知识界的呼唤,这种文化先觉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成为具有国家意志的文化自觉,再通过一些具体的计划与措施有序地实施下去,最终成为社会以及全民的文化自觉——这就是我们的终极目的。他乐见一批年轻的传承人带着这种文化自觉,投入到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中。“对于年画的原生态、新生代,知识界也要给予充分的认识,用实际行动让年画这个美好的文化传统不断传承绵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