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4日 星期六

    走近他人,走进集体

    作者:李文道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4日 07版)

    大学校园里人与人交往变难了吗

     

        为什么大学时期人际交往问题才日渐显露?而中小学时期,人际交往问题往往没有这么突出?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尤为值得注意。

     

        首先是步入大学,差异凸显。

     

        在大学阶段,世界的差异性、人的差异性第一次被真正地、全面地、集中地展现出来。

     

        世界的差异性,尤其是人的差异性在漫长的中小学时期事实上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方面,在中小学时期,学生们过得几乎是同一样的生活:同样的教室、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校服,同样的餐食……许多学校还会主动消除各种差别,甚至是要求学生保留同样的发型;另外一方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带来的巨大应试教育压力成功地使中小学生把注意力聚焦于学业差异,区分学生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的好坏,中小学生对其他差异既无暇关注也无心关注。

     

        步入大学以后,学业压力不再像中小学时期那么巨大,学业成绩也不再像中小学时期那么重要,大学评价的标准已经多元化了,不再局限于狭隘的学习成绩。离开家庭开始独立生活以后,许多大学生往往才第一次真正注意到生活中还有那么多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异、文化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尤其是同室舍友的生活习惯差异,当然还有对将来更为重要的人生际遇差异,那么多的差异真实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他们就往往难以像以前那么“淡定”了,以前不曾被关注的一些差异现在却显得异常刺眼了。在差异面前,有些处于优势的大学生会自傲,有些位于劣势的大学生会自卑,更多的大学生感到迷茫、困惑、无所适从,不知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该如何应对这些差异。

     

        其次是教育缺失,社交缺陷。

     

        在进入大学前的教育阶段,家庭和学校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社会交往技能的培养,隐患其实早已埋下。中小学时期,学生个体主要生活在家庭中,他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家庭关系,他主要的交往对象是父母亲人。在应试教育之下,家庭教育往往容易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品,父母往往过度重视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社会交往技能的培养。在学校里,在应试教育之下,在高考的指挥棒之下,学生最重要的活动是学习,评价一个学生最重要的甚至唯一重要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对考试成绩的极端重视意味着对其他标准的相对忽视。一些学生因其学习成绩出色,其社交能力缺陷被严重低估了。由于学业活动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和空间,中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受到严重阻碍,而中小学时期正是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与敏感期。

     

        大学时期往往是许多中国大学生真正的心理“断乳期”。进入大学以后,寝室跟居家不一样,室友同学与父母亲人不一样,与父母相安无事并不意味着与室友同学相处良好。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秉性、生活习惯所引发的矛盾冲突往往第一次真正使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大学时期,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社会交往能力在大学生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以前被学习成绩光环所掩藏的社交缺陷开始显露无遗,社会缺陷所造成的诸多后果开始逐步显现,许多不善人际交往的大学生会倍感苦恼。

     

    提高自身社交能力靠什么

     

        社会交往难题已经现实地摆在许多大学生的面前,大学教育需要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交往技能,以促进同学们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第一是观念的更新,要树立平等相处、尊重差异的人际交往观念。

     

        人际交往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尊重。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这样说过:“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无论财富、种族、性别,还有身体、智力和才能,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每个人都生而平等。这里的平等,是起点、权利和资格的平等,即康德所说的“每个人,不多不少都是一个人”。21世纪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首先要建立在这种平等观念的基础之上,室友同学,可能在家庭经济地位、个人能力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是人格是平等的,其生命的价值与人格尊严是平等的。

     

        人际交往还要树立尊重差异的观念。真正的平等观念并不排斥差异的存在,反而是尊重差异的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差异是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差异是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动力。世界因差异而存在,人类因差异而多姿多彩。人类世界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差异世界,每个人都是各种差异的组合体,处于不同的种族、民族、文化、家庭之中,具有不同的性别、性格、能力、气质等特点。如果大学生能够把差异看作为一种客观现实,尊重同学同伴的各种差异,求同存异,那么人际交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第二是方法上的提升,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共情”。

     

        换位思考,即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想问题分析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物理世界是如此,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更是如此,由于个体之间诸多差异的存在,即使是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看法往往就会不一样,而这样看法往往没有绝对对错之分。

     

        换位思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强人所难,自己不想要的,一定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对待别人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如果别人这样对待我,我是否愿意被这样对待”。二是“己所甚欲,慎施于人”,即使是自己认为对自己是好的对的,在给予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因为有可能“对我是蜜糖,对他人是毒药”。即使是帮助他人,做对他有利有益的事情,也一定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换位思考主要是指从思想与认知层面了解另外一个人,而从情绪情感上去理解一个人,那就要学会共情。共情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学会共情的大学生能敏感地识别他人的情绪感受,并能与他人在情绪感受上进行联结,从而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

     

        换位思考能力和共情能力可以帮助个体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差异、接受差异甚至欣赏差异,会极大地促进一个人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

     

    健全人格为进入社会筑基

     

        对大学生而言,提升人际交往技能算得上应急之策。如果展望未来,眼光放得更长远,防患于未然,那么,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期,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要特别重视构筑孩子的健全人格,为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健全的人格是一切教育的核心。梁启超先生曾说过:“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21世纪委员会发布德洛尔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明确地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该报告把学会做人看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健全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很自然地建立。在中小学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才是最基础最要紧的内容。

     

        游泳的本领是在水里游出来了,社会交往的能力也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学生朋友们如果意识到自身交往能力的不足,就要勇敢地迈开脚步,走近他人,走进集体,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为将来组成家庭、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