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大学,有些同学开始变得无法淡定,原来都是中学里的佼佼者,只要成绩好就可以备受瞩目成为师生眼中的宠儿,但现在发现身边牛人如云,学霸、歌手、英语达人、动漫控、小作家、运动健将……似乎他们都有一技之长,而自己一无是处……倘若连颜值也没有,就更是觉得自己落到了尘埃里,真切地觉得自己就是只丑小鸭,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大学里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三种关系: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集体。这三种关系,犹如三个环环相扣的齿轮,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我与自己——
去“接纳”,去“改变”
在当前应试教育依然为主的社会里,大学犹如一道分水岭,大学之前的目标很单一,就是“考上大学”,度量尺也只有一把,就是学习成绩;但考上大学之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有统一的发展目标,评价人的尺子也变得多元,实际上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对于自己,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无法丢弃或者更换现实的“我”这个容器,包括我们的容貌、家庭出身、性别等等,所以对于这部分只能如其所是地接纳;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改变对“我”这个容器的看法和利用方法。比如觉得颜值不高,模样是爹妈给的,但气质是可以后天造就的,自己是不是可以从穿着打扮、言行举止的外在美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美两方面进行提升?比如男生觉得自己长得太矮了,那想想个子矮的好处有哪些呢?比如会让人感觉放松、容易放下警惕心理等。其实,困扰我们的自卑感,并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问题并不在于自己有所欠缺,而在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实并赋予其什么样的“价值”。关于如何看待和利用现实的“我”这个容器,很重要的智慧就是能够去分清,什么是能够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拿出对那些可以改变之事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我与他人——
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当舍友托福考了高分、闺蜜获得了十佳歌手时,你的心里如果涌动出的不是真心的祝福,而是某种酸酸的失落感,或许你就是在潜意识里把他们当作了“竞争对手”,而非“合作伙伴”。就像网上调侃的一样,“听说你过得不好,那我就放心了”。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陷入了“纵向关系”的窠臼里,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在纵向关系的思维模式里,人与人之间是竞争的关系,要分出高下优劣甚至比个你死我活。如果用“竞争”的视角来看待人际关系,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特别是人际比较带来的自卑感。因为,竞争就会产生胜负,别人得到了而自己没有得到,就意味着自己不如别人,就势必会产生自卑感。同时这种竞争意识也会让你不自觉地将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认为他人随时会嘲讽、攻击自己,世界是一个恐怖的地方。这样就不可能信任他人,即便成绩好、能力强,也不可能感觉到幸福,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充满危险的所在。
人与人的关系更应该从“横向关系”去看,大学里存在竞争,但那只是局部、暂时的,将眼光放在人生发展的长远道路上去看,更多的是合作陪伴、携手同行。每个人要走的路都不一样,目标不一样、路径不一样、节奏也不一样,大家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往前走,有的人步伐快一些、有的人步伐慢一些,在大学这段旅途中,大家是同行的伙伴。
不必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我们需要积极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差异,所有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无论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并不存在一个纵轴,每个人都在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的价值并不来自于比别人高出多少,而是来自于跟理想的自己相比,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自我。要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没必要战胜任何人,也没必要用别人来评判自己。可以用“好奇”和“欣赏”的心态来看待同学之间的这份差异,去观察和了解他人和自己的身上分别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当他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当他人获得成功时,你真心地为他感到幸福,这就是将他人视为自己的“伙伴”的体现。如果拥有“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那么你眼中的世界也将截然不同,不再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猜忌的所在,而是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你与他人的相处也会轻松很多。
我与集体——
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的同学觉得,大学里就是要充分享受个性发展的自由,参加集体活动多没意思,但在班级中一直独来独往又觉得似乎不太对劲儿,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做自己和融入集体之间的尺度。
这实际上是来源于对人类根本需要的不够了解。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不可能单独生存下去,归属感是我们的根本需要。当我们发现自己在某个团体中是有位置的、被接纳的,我们才会觉得安全、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游离于集体之外,就会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指标。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共同体。归属感不是靠仅仅存在于一个团体中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和融入共同体中才能得到,要将对自我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去思考“我能给舍友、同学带来什么”,只有付出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归属感。
游走于自我与他人之间——
课题分离与学会合作
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烦恼,首先要先分清“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冷静地划清界限。辨明是谁的课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把自己和他人的课题分离开,既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他人对自己的课题妄加干涉。比如,你就喜欢自己宅在寝室里,这显然是你的课题,需要你自己为之负责。不必为了形式上的“合群”,而去勉强自己跟别人一样一起吃饭、一起上自习。接纳自己的这种性格倾向,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但同时要记得,你也有归属感的需要,所以即便经常宅在寝室里,你也可以为他人作出哪些自己的贡献呢?或许是打扫卫生、整理杂物让宿舍变得更加清爽温馨;或许是当同学或伤心或兴奋时,你可以用心倾听陪伴。这些做法都可以让你既做自己,同时又能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同学的生活作息习惯好奇怪,我看不惯怎么办”,那要想一想他的作息习惯有没有干扰到你?如果没有,请卸下你的评判,这是他的课题,就由他去吧。
人际关系之中,有时候可能是对方的选择会干扰到你,比如“同学总是在一些小事上占我便宜”。在解决人际冲突问题时,要注意遵循“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的大原则,即先建立联结,再解决问题。作为伙伴,你们彼此之间有哪些联结?先在情感上进行沟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友好,然后再试着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注意用“我”字句的方式去表达不满,重在表达“我看到了什么,我的感受是,我希望咱们如何友好相处”,而不是指责对方“你做了什么,你就是不尊重我,你怎么这么小气?”同时,注意要怀着好奇和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对方,了解对方在这个问题上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
“我在大学里申请了一个学生科研项目,但是同学们都不喜欢彼此合作,都想当头不想当兵,我怎么才能跟他们实现合作共赢?”在合作中,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欣赏差异、善用差异。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不自觉地用“纵向关系”来看待我们的合作共事,所以会觉得当头优于当兵,似乎作为普通的队员就不如队长贡献大。但如果我们能够用横向关系去看,在一个团队中,虽然有分工的不同,但大家都是平等的。应该真诚地欣赏每个人独特的优势,知人善用,发挥所长,让大家都有作贡献的机会。欣赏彼此的优势,肯定彼此的贡献,是迈向合作共赢的基本态度。
在大学里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既不是靠利益输送,也不是靠讨好顺从,而是真诚相待、共同成长,需要不断学习如何自我接纳、信赖他人,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