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2日 星期四

    离我们那么近,又那么远

    ——关于美育的采访手记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 柴如瑾 刘博超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12日 05版)
    沈阳市一所小学举行“公园课堂”主题活动,组织小学生们走出校门,在户外寻找美。红一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西安大学南路小学的学生在西安半坡博物馆体验史前文化。邓小卫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学生们在北京故宫教育中心制作手工艺品。大萌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 编者按 /

        美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重要立足点。在传统教育中,美育孕育在德的范畴内。从孔夫子开创平民教育,以德树人,教授六艺,诗教就包含了德育的内容。“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美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务院要求,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足开齐美育课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坦言,目前,教育界和社会均存在认识短板,没有意识到美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他表示,要从增强文化自信、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待美育,将建立完善、科学的美育评价标准和体系,引导教育工作者重视美育。

        当下,美育的现状如何,如何补足认识和实践短板?本版今天刊发本报记者的采访手记,书写其观察和思考。

     

    身处边缘的美育

     

        同样的白发老人,在人群中你会发现她们沧桑面容下的独特之处,那是美的雕刻。

     

        还记得多年前的一幕,3位年长的166中学校友谈起上学时的感受:“我不知道,没有艺术,我的生活将会怎样?但我知道,有了艺术,我享受着幸福、快乐、甜蜜。”

     

        谈起曾经的音乐老师艾碧珈、美术老师陈今言、语文老师王立玉,设计师周彬抑制不住地激动:课堂上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课下欣赏中外音乐、参加舞蹈队、合唱队、编排节目演出、看话剧、看小说、看画展、听音乐会……那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5年。

     

        今天的孩子在接受审美教育的时候似乎少了份从容和淡定。一方面,今天的人们对现在的美育常常会抱有现实的需求:特长、升学……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匮乏又让人心有不甘。

     

        美育,每每离我们那么近,又那么远!每逢周末,看到奔波在路上,拎着各种乐器、画笔,身着舞蹈服装的孩子,你就能更形象地感知他们的渴望。但是在课程表里,有多少课时是留给美育的?校园里,美的教育有多少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现实是,在学校、在课堂,接触的机会实在有限。即便有,人们也承认,更多的资源是为那些有特长的孩子而准备。

     

        “地位边缘,不受重视。”北京景山学校教师王海兴谈起不少学校美育工作的现状时脱口而出。

     

        在一些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即便是早就开设的音乐、美术等课程,也并未发挥其应有的美育作用,说得更直接一些,和学生的升学关系不大,所以不受家长乃至学生重视。以学生社团为例,日常的活动经常会遇到一些同学请假,原因基本都是要参加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辅导班。一些家长甚至明确要求孩子放弃这些“无谓”的活动,一心一意把学习搞上去。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考试无关的事情,要不参加或少参加。

     

        在城市。家长常常会听到孩子的抱怨:“学校的第二课堂时间常常被班主任或者主课老师占用,虽然学校也有艺术团,但感觉普通学生并没有得到多少艺术熏陶。”“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现实的窘迫。

     

        在乡村。“我们也想用美唤醒乡村孩子们的未来,可是现实中却困难重重。”慎魁元是江西九江修水县何市镇知青希望小学的校长。师资紧缺是最现实的问题——全校158名学生,却只有7名老师。“唯一的美术专业老师,却不得不去教3个班的数学。”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与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发布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师资状况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共有美育教师59.9万名,占全部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仅为6.5%,美育师资供需均衡存在较大城乡差距。广西、青海、江西、海南等省份乡村小学美育教师缺额率超过50%,其美育课程开课率仅为30%。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坦言,目前,教育界和社会均存在认识短板,没有意识到美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美育是‘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重要立足点。美育在传统教育中是孕育在德的范畴内。从孔夫子开创平民教育,以德树人,教授六艺,诗教就包含了德育的内容。”他表示,“现代教育中的美育有联系也有区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美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增强文化自信、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待美育。”

     

    “美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遇合,常常给人适逢其时的美感。”苏州十中校长柳袁照说。

     

        谈起学校的历史还要回到110年前。那时,它是一所女子二等校学堂叫“振华”。何其幸!办学之初,它就迎来了蔡元培、胡适之、陶行知、洪琛等一批名人。从这里,又走出了费孝通、何泽慧、杨绛、彭子冈等英才大家。

     

        太不一般的园子。它曾是清朝苏州织造署的花园,今天是苏州十中的一部分——“西花园”。“许多人来了,都说美,说是一所像园林一样的学校。我说,错,我们就是一所苏州园林,是一所园林里办的学校。”柳袁照说。

     

        “美育即蔡元培先生所主倡。”陈望道先生有言。

     

        “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于现象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柳袁照还记得蔡元培先生的名言。柳袁照相信,今天学校的追求与蔡元培的美育主张是有一定渊源的,今天的校园也是百年来蔡元培美育实践的成果。西花园诗群,就是对历史的回应。在这个园子里,师生写诗,已是常态。美的一瞬,赋予了诗意、赋予了教育的蕴含。“让学生在无意识当中接受有意识的教育,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成功教育的艺术所在。”润物无声,在美的世界面前,所有写的人、读的人的情感也会因此而开始美丽起来,超越利害,融合人我,保持健康、平静的心态。

     

        那么,就教育而言,美的建构从何而起?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课程要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

     

        王海兴告诉记者,作为授课教师,能做的就是把“授业”和“传道”,“知识”和“兴趣”,“课上”和“课下”巧妙结合起来。比如,景山学校有学校组织的合唱队、舞蹈团,还有很多学生社团,如话剧社、吟诵社等。王海兴就带领天籁诗社成员吟诵、品析古代诗词,学习对联、旧体诗词的创作。“经典读多了,慢慢浸润气质,已然‘文质彬彬’,谈吐间文采灿然。还有一些学生开始对古琴、汉服等文化痴迷,主动研究起《中国古代服饰史》、古琴艺术等内容。”

     

        “审美活动的本质就在于养成生命主体纯粹而积极的情趣、发奋而有为的精神和高雅而致远的气度,所谓‘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揭示的正是这样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美育真谛。”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潘涌认为,从美学先驱蔡元培至今的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贯穿其中的思想演进主线就是健全人格、重塑灵魂。美育重心持续不断下移的趋势,有力推进着人类高尚审美精神与国民文明素养优化之间的高度融合。

     

        在蔡元培看来,“吾国古代教育,用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乐为纯粹美育;书以记实,亦尚美观,射御在技术之熟练,而亦态度之娴雅;礼之本义在守规则,而其作用又在远鄙俗;盖自数之外,无不含有美育成分者。其后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谈、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殆无不在于非正式教育中行其美育之作用”。

     

        “归纳一下可知,传统文化中,一部分是实体性的书画、雕刻、诗词歌赋、建筑、美术工艺品等,这一类可见可触,目前很多学校开展的走进博物馆等活动都是在利用其美育作用。”作为教师,王海兴如此理解。当然,美育不止于此。第二类是礼、孝、仁、信等,这类相对抽象的行为准则或者理念等对于学生意志力和情感的培养价值巨大。方法有二:一习礼,二诵读。礼仪规范,可讲可演练,而仁义礼智等的学习,则主要依靠诵读经典,这是激发培养内心的耻辱感、仁义之心,以提升其文化内省力。对年龄幼小,处于性格养成期的学生,不能以教师之所好,随意安排诵读内容。学生究竟先读什么,后读什么,先贤早有明示。北宋黄庭坚在《答苏大迈书》中说:“凡读书法,要以经为主,经术深邃,则观史易知人之贤不肖,遇事得失,易以明矣。又读书先务精而不务博,有余力乃能纵横。”

     

        “美育不是一天两天、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远长期的工作。我们需要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不断重申、呼吁、改进、提高,以使将来的美育走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成为自然而然的工作,成为文化的自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卢新华呼吁。真善美是互联互通互动的。把美作为一种信仰去追求,就有了真和善的关联性,我们面临的一些社会道德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人们都有美的情怀,高远的境界,假恶丑现象就会自然远离我们的社会。

     

    “美育需要更广的空间”

     

        “我们主张小学教育的审美化,以抗衡小学教育的过早理智化。”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铁芳说,发达的体育、美育不仅创造个体健康优雅的身心姿态,培育个体的健全体魄与审美精神,同时也是激励、培植个体爱的基础形式。

     

        竹子作为中国文化意象的基本物件,成为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老师钱锋“万物启蒙”课程的重要内容。

     

        从科学到人文,从生活到艺术,从“王子猷”到“郑板桥”,从《诗经》到《楚辞》……一根竹子,在他这里从自然的寻常之物走向人的审美之物。“竹君子”课程里,孩子们制作竹子中国分布图,做“舌尖上的竹子”美食课程,寻找中国竹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孩子们慢慢发现竹子已经不仅仅是竹子,更是中国的君子品格,是中国人诗意栖居必不可少的景观。

     

        钱锋喜欢王阳明的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我的启蒙教育要给孩子这样一朵花:让这朵花不仅是自然之物,也是审美之物,更是浸润中国文化美好品格的精神之物。”

     

        在课程生活化的构架中,他开始了《石头记》,开始了《蝉》,开始了《明月》,开始了《茶》……人类的文化大体如此,只有功用和审美能够合二为一的器物,才会深刻在我们的生活中。“希望我们的孩子经由这个课程不再冷漠看待我们的世界和对待周边的人,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像大自然和万物一样,随着四季和自然变化,和养育他们的精神和周边的宇宙来交换原本属于人类非常美好的一些最初的感动和美。”而这,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审美教育启蒙。

     

        孩子重新遇到一块石头,不是一脚踢开,而是小心地捡拾起来,用手温润它,并陪着它走上一路。没错,当他捡拾起来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开始尝试握住这个世界了。

     

        美育需要更广的空间。“学校教育必须保持向着日常生活世界的张力,保持个体对周遭他人、自然、社会的敏感性,在联系之中,从而促成个体健全成人,成为健全的社会人。”刘铁芳表示,自然、民俗、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交往以及开阔的社会空间,作为蕴含着爱与丰富性的日常性教育场域,是个体成长与创造力孕育的重要生命资源。

     

        雾霾的日子里,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乔晓光一路南下来到云南省景洪县勐龙镇的农村学校。“蒲公英”行动开展的传承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活动,通过村寨社区小学的美术教育转换成了一种活态的文化传承,无论是刺绣、织锦、手工制作与绘画、基诺大鼓表演,都表现出某种原始、古朴和天真,民族文化的记忆悄然地被认知和认同。“心手造物的非遗传承开发了儿童的本能,儿童的本能开放又照亮了传统,一关一关使人格不断独立地成长。”乔晓光说。

     

        条件简陋,慎魁元和老师们努力着。第一次有了趣味运动会,孩子们可以体会到运动的美、健康的美。第一次有了植物园,孩子们可以体会到自然的美、生命成长的美。第一次有了图书阅览室,孩子们可以体会到阅读的美、文字的美。第一次有了入学照,孩子们可以体会到时光的美、自身的美。第一次有了微电影拍摄,孩子们可以体会到动态的美、空间的美。第一次有了共同的口号:珍惜时间,点亮梦想,孩子们可以体会到声音的美、整齐的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所代表的生活世界在孕育个体的生存个性的同时,也在传递着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

     

        “云淡风轻,微雨初晴,假期恰遇良辰。既栉我发,既整我襟,出游以写幽情。绿阴为盖,芳草为苗,此间空气清新。”

     

        一听到主三和弦继续响出,丰子恺先生便会想起儿时所唱的《春游》歌来。他在《儿童与音乐》一文中写道:我无论何等寂寞,何等烦恼,何等忧惧,何等消沉的时候,只要一唱儿时的歌,便有儿时的心出来抚慰我,鼓励我,解除我的寂寞、烦恼、忧惧和消沉,使我回复儿时的健全……音乐能保住人的童心,而和平之神与幸福之神,只降临于天真烂漫的童心所存在的世间。

     

        迟暮之年,美带给我们的是慰藉,何不年轻时就与它相拥,不留遗憾。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柴如瑾 刘博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