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上海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作者:本报记者 邓晖 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12日 08版)

        【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物理学家走上思想政治课讲台,课堂会是什么样?

     

        几天前,著名物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给学生上了一节思政课,100多张ppt,近1000个知识点,17本参考书目,75分钟演绎……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讲起,张杰用严谨的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自信从何处来”。

     

        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往往“两张皮”,不能融会贯通。而今的上海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华丽转身——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所有课都上出了“思政味”,所有老师都挑起了“思政担”,正在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思政课重引领,更要触及灵魂

     

        现在的大学生上思政课,最想学到什么?

     

        “过去的讲课方式太老套,老师照本宣科,很多内容和中学教材大同小异,大学生兴趣不大。”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顾钰民已经上了快40年的思政课,他说老师不死按教材上课,更注重解释力,是“课堂思政”吸引学生的妙招。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洋务派的“对外和戎”主张、如何把握现代化与西化的辩证关系……一个个面向全校学生征集的问题被精心编撰进复旦大学一套名叫《难点解析》的辅学读本中,教师专门编撰的文章,针对课程有所涉及,但教材又未能充分解释的重要问题作出权威解释,让学生大呼解渴。

     

        “我们挑选的问题都是学生真正想弄清楚的问题,比如成功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科学家、伟人、名人信仰宗教?自媒体传播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网络道德?”复旦大学马院教授陈金华说,只有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才能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思政课堂的吸引力。

     

        为了加强思政课的价值引领,让答疑解惑触及学生灵魂,上海市教委还面向全市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级大课堂”,以“问题来自学生、声音来自一线、点评来自权威”的生动形式,面向大学生征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问,由一线教师与学生直接对话交流。

     

        复旦大学学生吕承说:“这样的‘生问师答’课,让我们由被动接受变主动探讨。老师讲授循循善诱,所有问题一一解答,让人豁然开朗。”

     

    通识课植信念,还需润物无声

     

        “19世纪中国的沦落从海上开始,21世纪华夏振兴也必须在海上立足。”讲台上,一幅地图被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展示出来:中国的海岸线如一张弓,长江似一枚箭,而上海则是等待射向浩渺西太平洋的箭头。当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清晰地向学子们发出召唤,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是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名师讲坛”的思政课堂。和张杰一样,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此时也成了人气爆棚的“思政课教师”。

     

        “显性的正面教育,是我们德育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但这还不够完整。”如何拓宽高校思政工作的空间,一直是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的心头大事,“课堂思政要成功,既要把显性教育进一步强化,又要把隐性教育做足做深。”

     

        在这样的理念下,上海不仅牢牢抓住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还积极探索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推出了《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从复旦大学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同济大学的《中国道路》、上海大学的《创新中国》到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一大批大家名师走上通识课讲台,润物无声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

     

    专业课有情怀,勿忘播撒信仰

     

        不仅是思政课、通识课在变身,曾经被不少人视作和思政工作没啥关系的专业课,如今也在“课程思政”的推动下开掘出更多的精神养料。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张黎声被学生们亲切地唤作“黎哥”。他的《人体解剖学》课程,不是一门“冷冰冰”的解剖专业课,而是被打造成“一堂有温度的生命大课”,更注重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审视。

     

        在这里,张黎声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和学生一起尊称遗体捐献者为“大体老师”,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遗嘱、病历及与疾患抗争的图文影音资料,还带领学生与遗体捐献者座谈、慰问捐献者家属、参加追思会,引导学生敬畏生命。

     

        经历了这样的思政教育,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吴毅感慨:“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让我们知道以后要为了谁。”

     

        “体育课教师可以把挫折教育、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规则意识融入体育课中。临床教学中,可以体现‘大医精诚、医者仁术’的思想,不同岗位的老师都可以做出表率,引领学生。”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说。

     

        而这样的全员、全课程育人,不仅为青年学子打牢了思想根基,也激发了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没有德育意识,授业工作做得再好也只是一个教书匠、手艺人。”一位参与“课程思政”项目的教师说,“我感觉自己从一名授课老师转变成了一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本报记者 邓晖 颜维琦)

     

        短评

    让思政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

     

        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大学思政课“孤岛化”窘境,让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上海对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探索,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本。

     

        而让各类课程都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其中有两条经验值得汲取:一是要站位高,不能单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是要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强调学校教育应具备全方位德育“大熔炉”的教育合力作用。二是要抓得准,准确把握不同性质课程特点,既牢牢把握思政理论课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实现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

     

        (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