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评谈】
互联网时代是微文化时代,不仅创作者青睐于微文化形态,接受者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回馈。比如前段时间,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第4天时,豆瓣参与评分的人数已达到45318人,微影评数24769条。可见,当下许多观众已经不满足于评分,而是通过微影评的方式表达观感。
何为微影评?这些观众的网上点评中,多数是极其短小的几句话评论,甚至只有寥寥数词,或分析剧情,或探讨人物,或抒发感受,或评价画面。笔者以2006年和2016年的十部影片为例对豆瓣电影用户考察发现:十年前,豆瓣短评数约占所有参与评分人数的14%左右,而当下,参与电影评分的人中50%会发表短评。
观众为什么要发表微影评?传统的影评需要在专业知识框架中完成,给观众带来许多表达的限制,于是无门槛、有感即发的微影评形式,就成为普通观众的最佳选择。这些微影评,以微舆论的形式,与评分、长影评以及其他电影信息一起,对电影的传播与接受产生着或微或著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者通过数据试图证明,在电影网站上,评分的数量与电影票房成正比关系,至于评分高低则没有直接关联,而影评的作用更是微弱。于是乎,影评似乎除了观众用于个人表达,别无他用。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与评分相比,影评因包含更具体的信息而多了客观性。然而,专业人士多半青睐长影评,因为长影评能更深入地探讨问题;发布微影评,则很容易被大量碎片化的大众评论和商业信息所淹没。但其实,影评既是沟通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也是培养和提升观众电影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现在国内电影票房虽然不断增高,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整体评价却始终没有提升,而创作者方面,则常抱怨观众接受能力有限。要想打破这种怪圈,我们的影评理应贡献一份力量。
因此,在碎片化时代,专业的评论者应当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和传播特点,拥抱微影评,带动普通观众微影评写作的专业化,提升微表达的价值,让微影评在满足观众表达需求、充当资本方市场分析的基数之外,进一步回归影评本身。
(凌燕,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