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夯实文化小康硬件平台

    作者:张焱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9日 02版)

        【文化评析】

     

        文化小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而实现文化小康,主要任务在农村、在基层,重点和难点也在基层、在农村。当前,建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设施资源,夯实文化小康硬件平台,对于筑牢文化小康供给基础,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尤为关键。

     

        统计显示,“十一五”时期,国家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投入39.48亿元,带动地方配套资金56亿元,建成乡镇文化站2.78万个,基本实现了“乡乡都有文化站”的目标。但是在村和社区这一层级,公共文化设施还有缺口,文化小康的供给仍不充分,不少群众闲暇时的精神生活主要是自娱自乐——看电视、听广播、打牌,以及依照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建立起亲属交往和邻里交往。文化场所不足、活动不丰富,影响了广大群众日益多元的精神需求的满足,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基层落地生根。

     

        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做好基层思想文化工作的紧迫任务,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面向城乡群众提供文体活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当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尤为明显;中心功能不够健全、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效能不高,文化服务人员人数少、水平有限也限制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必须创新运行管理机制,破解基层文化设施服务效能低下的难题,实现设施良性运转、长期使用和可持续发展。应该鼓励群众参与建设管理,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捐助设备、资助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此外,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同时引入第三方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以此促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其服务效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