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手记】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提起内蒙古大草原,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吟唱这首北齐人留下的《敕勒歌》。时隔千年之后,这片令人魂牵梦绕的草原却很难见到这样的景象了。
我对草原有着深厚的情结。1982年大学毕业后,我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请到西藏工作,一待就是16年。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在那里,我走遍了西藏那曲、日喀则、阿里、林芝等主要牧区和半林半牧、半农半牧区,深深地爱上了那里的草原和牧民。后来回到内地工作后,我也一直放不下草原,一有时间我就去牧区调研,了解草原和牧民的情况,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草原,呵护草原。牧民们都知道,草原一旦被破坏,往往很多年都不可修复。
草原早已不再是单一的生产单位,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但一些自然的、人为的、历史的、现实的原因,使得草原退化沙化态势加剧,生态防护功能及经济产出功能下降,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的问题凸显。当前,草场管理不是强调草原的合理利用,而是强调草原建设、定居、舍饲、发展人工草地,没有充分尊重草原文化的特色。我在最近一次调研中发现一个怪现象,一些牧民晚上出来放羊,早晨再把吃饱的羊群从牧场赶回到羊圈,开始一天的圈养生活。原来,这些农牧民习惯于自由放牧的生产方式,对禁牧工作有抵触情绪,这种偷放牧的现象,使得政府禁牧的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在很多人看来,草原文化就是搞草原旅游,骑骑马,喝喝酒,吃吃大块肉。其实,草原文化包含天人合一的理念,源头就是放牧、游牧。在长期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游牧民族形成了朴素的自然伦理观,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珍爱动物,轻物质积累,等等。游牧也赋予了草原民族与生俱来的坚毅、进取、豁达的民族性格。现在,围封、禁牧对牧民的思想观念影响很大,牧区的基层干部反映,网围栏表面围住了牲畜,实际禁封了牧民的观念,有的牧民开始变得自私,更加看重私有财产,不再乐善好施。
在调研中我还见到了牧民祭祀的玛尼堆和敖包,当地牧民说,他们每年都会用肉和奶制品来祭祀,认为这些肉最后被动物吃掉是一种吉利的象征。但是近年来由于草原生态受到破坏,鹰、狼等都很难见到踪影,再加上网围栏的设置,动物的活动严重受阻,祭祀的肉没有动物来吃,都直接烂掉了,牧民很伤心。这不仅对草原祭祀文化产生了影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天然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因此,我建议草原生态保护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传承草原文化。一要进一步加大依法治草力度。建议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制止乱采滥挖草原野生药用植物等破坏草原的行为,适时启动《草原法》修订计划,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划定草原保护红线,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基本草原。二是进一步加大对草产业的支持力度。将草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之中,将牧草产业产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三是在牧区范围内建立饲草料供给平衡制度,建设稳定、高效的饲草生产体系。四是将草原补奖政策作为一项长期惠牧强牧政策延续下去,形成稳定健全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五是要加强对退牧还草工程的支持,取消退牧还草工程区不能重复安排的原则,将半农半牧区和城林区纳入退牧还草工程中,从整体上把握和保护草原生态系统。
我们要跳出草原看草原。草原生态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也是环境保护的范畴;既是生态安全的保障,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草原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草原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