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5日 星期六

    脊柱“亚健康” 埋下大隐患

    作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氏正骨法传承人 罗震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5日 10版)
    罗震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理事。他是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人称“双桥老太太”罗有名的嫡孙,自幼便得祖辈真传,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氏正骨法第七代传承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氏正骨法第六代传承人罗金印在给患者治疗。罗震摄 光明图片

        【健康谈】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很多人都知道,身体“亚健康”需要调理,但脊柱“亚健康”却常常被忽略。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头晕、头痛、眼胀、胸闷、腿麻,这些症状的发生,都有可能是因脊柱错位所致,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筋出槽,骨错缝”。这就如同蝴蝶效应,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其实内在有着紧密的关联。

     

    脊柱错位会影响全身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调节机体活动、沟通上下、表里内外的通路。而人的脊柱就如同一棵大树,位于身体的中轴,是身体的支柱、栋梁,可以说,脊柱是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一旦脊柱发生错位,气血就不能正常运行。

     

        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五部分,这些脊椎骨并非整齐划一的光滑圆柱体,而是通过各种表面突起与凹陷,形成关节,再辅以韧带、椎间盘,使得脊柱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脊柱里面和椎体周围又布满重要神经,一旦发生错位,就会对椎管、肌肉、神经等造成压迫,导致经络不畅,进而影响全身。正所谓骨正则筋柔,筋柔则气血畅通。

     

        研究发现,许多不适症状,都能找到对应的脊柱错位。一些头面部症状,如偏头疼、头晕、耳鸣、口吃、语迟、视物不清,通常是寰枢关节失稳所致。胸闷气短、心悸、胸背痛等类似冠心病和心梗前兆的症状,往往是胸椎2到6节关节失稳所致,从而累及到内脏,器官,出现功能异常,要注意鉴别。手臂、肩部麻木,通常是颈椎4到7节功能失稳所致。一些妇科疾病如盆腔炎、附件炎症状,出现下腹痛、小腹坠胀、腰酸无力,也常常是由于腰骶部失稳及骨盆倾斜所致。

     

    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有人会疑惑,自己并没有进行体力劳动,脊柱病从何而来?其实,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脊柱疾病不降反升,且呈年轻化趋势。过去的脊柱病,往往是因长期劳作造成的劳损,而现代人更多的是因久坐导致的侧弯、错位。很多人长时间伏案工作,往往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这样会使脊柱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加之空调的普及,对本已脆弱的脊柱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风寒湿邪大肆侵犯劳损组织,导致寒湿生疾。

     

        虽然很多人已经感觉到不舒服,也到过医院就诊,但在现代检测仪器面前,轻微的脊柱错位也很难被发现,所以没能得到恰当的干预。长此以往,就会诱发各种疾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能及时调整脊柱的“亚健康”状态,可防止许多疾病的发生。

     

        对于普通的办公室病,采用推拿、按摩一般就能解决,严重者则需要进行正骨。正骨是调整脊柱错位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解剖学、脊柱相关疾病等理论,运用传统手法,将发生错位的脊柱进行复位。脊柱恢复到正常状态,不适症状自然也就随之消失了。

     

    老规矩中包含科学道理

     

        门诊中,很多颈肩痛、腰腿痛的患者,如果细究起来,都会发现他们平时的坐姿、站姿等习惯不够好。我国的老规矩中强调“站如松、坐如钟”,意思就是站要挺拔,坐要端正。其实,老规矩强调的不仅是礼仪,还包含着科学道理,不雅的坐姿、站姿,都会危及脊柱健康。

     

        前不久,一种近似于坐与躺之间的慵懒姿势大为流行,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北京瘫”。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看似非常舒服放松的姿势,对腰椎造成的损伤也不容小觑。无论是瘫坐在床上还是沙发上,腰椎都会因缺乏足够支撑,使原有弧度被迫发生改变,骨盆向后倾斜,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增大,久而久之,腰肌劳损甚至腰椎间盘突出在所难免。还有很多人站姿懒散,长期无意识地驼背、弓腰,长此以往,容易脊柱侧偏。门诊中,常有青少年因此前来就诊。

     

        另外,有人在坐着的时候,习惯翘“二郎腿”,这也会增加脊柱压力。人为什么会想要翘“二郎腿”?实际上这是身体疲劳的自然反应。因为坐得太久,身体就提示你变换姿势。长时间保持任何一个姿势,都会对骨骼、肌肉、韧带等造成损伤,即使是端坐,也不能长时间不动。正确的做法是每45分钟到一小时左右,就起来活动一下。可伸展一下四肢,转转脖子等。平常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仪态,尽量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正骨治疗切忌使蛮力

     

        需要强调的是,推拿、按摩、正骨等虽然对恢复脊柱健康非常有效,但治疗医生的手法至关重要,切忌使蛮力。

     

        有些人在治疗过程中,误认为只有听到骨节发出“咔咔”的声响,才是复位的标志,还有人认为按得越使劲效果越好。某些没有经过正规学习的按摩师,往往也盲目追求发出声响而拼命用力,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并非每次复位都会发出声音,而且如果用力不当,不但不会缓解症状,还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甚至有瘫痪的风险(如脊髓型颈椎病)。因此,一定要找专业人士治疗。

     

        正骨手法强调“稳”“准”“轻”“快”,其精妙之处在于用巧劲。治疗前,医生一定要先进行检查,用手指触按患者脊柱,检查各相关椎体棘突位置是否正常,患椎棘旁有无压痛,其椎旁筋肉是否变厚、挛缩、剥离等。在找准阳性结节点也就是俗称的筋疙瘩之后,再顺势将其平复。通常出现病灶的部位,会因不通畅而产生结节,有些严重的,皮肤色泽都会有所改变,较普通皮肤发黄、发暗、发黑。

     

        经过治疗后,患者也要注意保护和锻炼,以免再次复发。要注意保暖、避免搬重物,减少剧烈运动,纠正不良站姿坐姿。生活中,应尽量选择硬一点的沙发、床,长期使用过软的沙发和床,对脊柱会有一定损伤。坐卧时可以用个靠垫,能起到保护作用。此外,正骨虽然将力学结构矫正了,但是肌肉韧带还处于错位时的长度,还没适应新的力学结构,需要患者适当锻炼,来恢复关节的活动机能,增强肌肉的保护能力。游泳、散步、快走、慢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要避免举重、打羽毛球等需要向下加压加力的运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