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本土化是中国学者自近代引入心理学学科后一直追求的目标,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原创理论方面一直存在欠缺。本文试从元方法论的角度,对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导向提出建设性主张,以抛砖引玉,促进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科学心理学只见“心理”不见“人”
现代心理学产生于西方,其代表性知识形态是所谓的科学心理学,其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旨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严格因果关系或概率因果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科学心理学以方法为中心,崇尚以随机化实验的方式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凡不适合用外在观察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内容主题,则被暂时排除于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外。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心理的“去精神化”和“去意义化”,即把属于人类精神世界、有关人生意义和生存价值的“精神主题”留给哲学等人文导向的学科而剔除出作为“科学分支”的心理学。内容实体化与方法科学化,成为科学心理学建构自身研究范式、追求科学学科地位的基本进路。
科学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学科独立和知识积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是造成这一取向的心理学研究走入困境的一个基本根源。为了追求所谓的普遍心理规律,科学心理学选择了主动隔离人生意义、价值追求等人类心理固有属性,使自己只研究“心理”而不研究作为主体的“人”。抽象的、规律化的心理现象开始独立于活生生的、具体的、整体的“人”而成为其研究中心,一定程度上使得心理学只见“心理”而不见“人”。然而,脱离了具体人性的心理,又如何能作为人类心理的本质属性而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呢?这是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主张所带来的一个固有矛盾。忽视这些所谓“主观成分”的心理学,是有失偏颇的心理学,也是脱离实际的心理学。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心理学的发展导向,将充满意义包裹的生活世界拉回到心理学的视野之中,并选择合理的方法论框架、结合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渊源加以建构。
中国心理学思想存在悠久的人文主义传统
建设人文主义导向的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离不开中国心理学思想中的悠久人文主义传统。古代中国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学科体系,但传统思想却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从思想源泉的角度看,中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侧重似可概括为对心理本质理解中的“心”(情感与意义)与“理”(理性)的区别:如果说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体现出强大的理性主义传统,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则体现出明确的非逻辑化和重情感、重意义的人文化倾向,它更看重心理的“情感”部分,力图通过情感的验证而说明自身心理的真实存在,并由此得到意义层面的主观精神体验。
在中国的心理学传统看来,科学心理学想要清除出自身队伍的“意识”“价值”“意义”等内容,正是心理的本质成分和心理学的最基本对象,抽离了这些情感性、意义性的内容,人的心理也就无从谈起。梁漱溟曾明确地称“人类社会之心理学的基础不在理智……不在本能……恰在人心”。钱穆也曾称“中国人言心,则与西方大异。西方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中国心理学则属人文科学”。谈心理必言及人生与人性,谈人生与人性必涉及意义与价值,从而使谈心理学必涉及人生哲学,是中国本土心理学传统的一大特色。可以说,中国的心理学传统从一开始就抓住人生的价值树立与意义追求这一根本性主题,并且提供心性修养等一系列传统的心理建设主张,将心理学的用武之地牢牢地扎根于生活世界这一根本性的社会实践领域,这对于当下心理学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有益的思想源泉。
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以生活世界为理论场域
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提倡建构一种面向日常生活实践的“常识心理学”,这一称呼并没有任何贬低心理学学科地位的内涵。突出常识、面向实践,正是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的精华所在。每个人都生活在常识构成的经验世界中,而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赋予自己的行动与存在以意义,正是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和进行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并不能完全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进行归纳或演绎,因为日常生活中实践具有难以用数学语言和形式逻辑加以规范和表达的意义与价值。生活中的心理活动带有很强的具体情境性,传递着个体对外在世界的意义体悟;这种意义只能在生活世界中加以把握和验证,由此产生的心理学理论也只能是一种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心理学不能回避也无须回避意义建构的问题,不能因为害怕失去自然科学的学科地位,而采取划地自限的学科发展路线。
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应当以生活世界作为自己的理论场域,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人文主义导向的本土心理学理论。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心理学放弃对科学方法的使用,而只是说对人类心理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路径,不必刻意突出某一种途径而完全忽视其余可能。科学心理学可以着重于研究人类心理普遍规律的一面(如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感知觉的基本特征、记忆的基本规律等内容),在这方面不必刻意突出民族特性和文化特征。但是,一旦涉及生活世界中的诸多问题,如社会情绪、人际关系、社会心态等社会心理性的问题,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倾向和表述习惯,很难用某种大一统的理论进行抽象概括。而遵循民族自有的学术传统,以自身文化的视角看待自身的心理世界,完全可以、也应当成为建立本土心理学理论的合法途径。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落入完全以西方人的视角看中国人、完全用西方学术的标准要求本土学术这种有失偏颇的研究境况。这正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建构的最终目的所在。
实践智慧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知识形态
相对而言,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更倾向于提供一种纯粹的、静态化的知识,如人类的认知规律、心理的进化过程、情绪的产生机制等等。与此相反,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的重点则在于“心理之用”,即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实践以达成一定的社会功用,它与日常经验世界的关联更加紧密。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很难完全按照理性主义的知识传统进行组织和陈述,其知识形态并不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或普遍化的心理规律,而是具有高度情境性、行动性的具体智慧。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追求的正是这种能够体现价值规定与行为策略之统一性的智慧。这种智慧还是面向社会实践、而不是只针对单纯的认知活动的,因此也可称为实践智慧。
探寻“心理之用”或心理的实践智慧的过程就是探求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思维气质与理论品格的过程。中国本土心理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如何在自然与社会、他人与自己的整体关系场域中,通过自身的心理建设成为一个理想的人,与外界达成理想的关系,即如何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用心”去“做人”和“做事”的学问。同时,这种心理学有一个基本的价值预设:以达成普遍性的和谐关系为最终的价值追求。具体而言,“用心”涉及三大层面:如何“用心”认知世界、社会和自身,其重点在于对社会人事的认知和生命意义的体悟,这可称为中国本土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如何“用心做人”,其重点在于如何发挥自身的心理力量建设完善的自我,这可称为本土的人格心理学理论;如何“用心做事”,即如何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中进行关系的建构、展现自我的价值、达成理想的秩序,这可称为本土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提倡进行符合“价值理性”的活动,而不仅仅满足于从事“工具理性”的活动,从而使个体的社会行为能够更好地在衔接时代精神、社会价值与个人意愿和行动效率之间达成平衡,从而能够对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信任缺乏、价值混乱、意义迷失、关系紧张等个体和社会层面的心理、精神和行为方面问题提供直接的、具有价值指向和行为指南意义的实践智慧。这是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时代需求,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必须正视这一需求,并积极投身于这种实践。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