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6日 星期五

    编者按

    作者: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6日 08版)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社会发展、时局变迁对文学理论、审美风尚、文学题材与内容、体裁、形式乃至文人心态、文坛现象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所谓“风动于上,波震于下”者也。本期围绕这一中心编发了3篇论文。“建安风骨”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自其产生以来,受到历代诗人和理论家的重视,而其内涵则随着时局的变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王洪琛的《“建安风骨”之流变》,不仅揭橥了这一理论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及由汉魏至唐以讫宋明各个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风貌,而且鲜明地提出“如果说唐以前对‘风骨’的建构主要表现为阐释和发明的话,那么宋以后则更加凸显其功能性价值”,建安风骨已经“成为雄健深沉的民族精神的载体”的观点,更深切地洞察了“文变染乎世情”的深意。“甲午”战败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至为深远。张露晨、张弛的《甲午文学变局》,在略述了“甲午”对中国传统诗文的影响后,重点阐释了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对小说的重视与提倡,认为“正是这一系列甲午文学变局中的对文化危机、文体嬗变的思考和探索,客观上为之后清末小说界的再度繁荣提供了理论预设和基础”。明代严嵩位高权重,诗才颇佳,“非但不成流派,即便诗名,亦多因其人而湮灭”。李东阳虽身居高位,但由于在与权阉的斗争中表现了不当的“软弱性”,其文坛盟主的地位却不得不移让于政治地位较低而在士大夫中颇有“清誉”的李梦阳。这是明代文坛上一个颇有意义的现象。赵寅君、郭万金的《“名节”砥砺中的文坛盟主》揭示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明一朝,理学势尊,士大夫更重视操行名节的现实砥砺,而忠奸之辨更为大节之所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