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位于云南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境内的苍山洱海孕育了大理旖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大理市通过“建好一块阵地、建强两支队伍、健全三个组织、实施四项工程、抓好五大创建、抓实六个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村民文化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建好一块阵地,强化精神文明宣传。全面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组建 “白族大本曲宣讲团”,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宣传教育阵地。目前全市共有11个乡镇文化站、111个村级文化室、3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53个农家书屋,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和宣传栏517块,打造主题广场和文化走廊20个。
建强两支队伍,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一是建强农村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导农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者的示范引领带动村民文明行为养成。目前组建农村志愿服务队400多支,在册志愿者达10000余人。二是建强农村业余文艺队。在全市农村组建了大本曲、白族民间歌舞等500余支业余文艺队,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健全三个组织,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一是健全村民自治理事会。率先在云南省开展村民自治试点,通过建立村民自治理事会,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二是健全红白理事会。在每个村组建成立红白理事会,建成红白理事会办事场所111个,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树文明新风。三是健全道德评议会。结合“善行义举榜”的推广,在全市111个村设立道德评议会,定期开展道德评议,对村内好人好事进行褒奖,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点评劝导,培育良好乡风民风。
实施四个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实施农村畅通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和村内道路硬化美化建设,实现了村庄主干道路硬化率100%,进户巷道水泥硬化率达95%以上。二是实施农村点亮工程。投资3亿多元,实施“点亮大理·幸福乡村”路灯建设,在乡村安装太阳能、风能等路灯11000多盏。三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启动实施环湖截污工程PPP项目,建成8座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0座垃圾中转站、147座村落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系统和垃圾清运数字化信息监控平台,实行“户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管理”模式,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四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建14个放映队,每年深入乡村放映近1400多场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100多场次,开展文化培训30余期、培训文艺骨干6000余人次。
抓好五大创建,培育农村文明风尚。一是抓好文明村镇创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村镇创建的方方面面,严格文明村镇申报评选和动态管理,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村镇14个、州市级文明村镇65个,文明村镇创建率达51%。二是抓好生态文明村创建。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十三五”期间,每年将评选30个生态文明村、300户生态文明户,以点带面推动环洱海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三是抓好文明家庭创建。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村家庭文明建设。四是抓好星级文明户创建。把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融入星级文明户创建中,丰富星级文明户的内涵,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五是抓好优良家风家训创建。通过群众互评、村民自讲的形式,积极开展优良家风家训创建活动,推动农村优良家风家训和乡贤文化培养。
抓实六大活动,增强精神文明感染力。一是抓实“三清洁”活动。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爱护环境的文明意识和自觉性不断增强。二是抓实保护洱海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各镇村成立洱海卫士专业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一次洱海保护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倡导文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三是抓实道德讲堂活动。大力推广“道德讲堂”进乡镇、进农村。目前建立农村道德讲堂100多个,受教育群众5万多人次。四是抓实好家风好家训院坝分享活动。广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五是抓实节日活动。利用三月街民族节、白族蝴蝶会等传统民族节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是抓实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全市涌现出省级道德模范4人、省级美德少年1人、州级道德模范10人、市级道德模范40人、“中国好人”1人、“云南好人”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