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密码】
■搞企业绝对不是科研人员的长项,否则还要企业家干什么
■大学教授要收心,要回归学术,要把精力投入到学术活动中
■现有考评机制把论文影响因子看得过重,把年轻人才都影响坏了
■人才要把自身优势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用心凝练科研方向
5月30日,我参加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激动人心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的确,如果我们有高科技,鸦片战争中我们会输吗?如果伊拉克掌握了信息技术,海湾战争中美国能以那么小的代价那么迅速地打赢战争吗?大学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科技成果,没有产生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立得住脚的思想与理论,总是跟着别人,这所大学谈何一流?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如何搞好大学里的科研工作?我认为重点要抓好三个回归,即回归兴趣、回归学术和回归需求,也就是把学术导向、问题导向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紧密结合起来。
凑数的论文,就是一种科研浪费
长期以来,论文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里的科研人员。年复一年,大家都会写很多论文,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凑篇数、提职称。写论文的目的,本应是为了和同行交流科研成果,但现在的考评机制,把论文篇数和刊物级别、影响因子看得过重,把一些年轻人才和科学家都影响坏了。不在圈子里发表不了,不引用“大牛”的文章发表不了,不是热点问题发表不了。近些年,国内的论文数量的确增加不少,但这些论文对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对解决国家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贡献有多少呢?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这几年,中南大学的论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我们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从4个增加到10个。但是我们发表的这些论文中,有几篇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印迹?又有多少原创的理论和成果?
搞科研,并不是不需要重视论文,只是不要唯论文而论文。那些凑数的论文,实际上是科研资源与科研时间的浪费。所以,在追求论文数量的同时,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要把学术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今后的人才评价工作,特别是评职称的时候,应把代表作和现实贡献结合起来评价,不能只看论文篇数。
一个学院办几十个公司,还能搞好科研吗
大学科研工作要搞好,科研人员必须先收心,老师们不要再在公司兼职和办企业。以前,大家办企业或兼职,确实对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起了积极作用。但大家也要高度认识到其对科技事业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几个主干学院的理论研究水平为什么老上不去?与我们的教师在成果转化上投入太多,但在新成果研发上投入太少有无关系?搞企业绝对不是教授的长项,否则还要企业家干什么?今后的成果转化应该以知识产权转移为主。大学教授要收心,要回归学术,要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学术活动,这才是教授的本行。大家想想,一个学院办几十个公司,还能搞好科研吗?
中南大学每年拿出近2个亿投入科研,我们还在外面争取了不少科研经费。与兄弟院校比,我们的经费不算是少的。但我始终认为,对科研工作来说,最重要的是投入思想。你脑子里不整天想着研究的事,投入再多钱也没用。科研人员的心要收回来,心不收回来,是做不好研究的!从实践中看,全球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有几个是用钱堆出来的?相对论的提出花了多少钱?当然,做实验、做工程是要花钱的。但我们不要光想着怎么挣钱,光讲短期效应,这能做出什么成果来?而且,科研并不是投入资金就一定会成功的。科学研究没有中间道路,成了就成了,不成就拉倒,但是需要你扎扎实实坐下来、认认真真作研究。
要在年轻力壮时,把“武功”练成
搞好科研工作,最重要的还是人才队伍建设。但大学人才队伍建设不能光看教授和海归的数量,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教授在各自专业领域在全国说话有地位的有几个?
教师们要安心做学问,但是做学问不是不跟外界联系。学校要努力培养安心做科研的年轻人,但年轻人也要努力走出去,要看看自己作为一个学者,跟你学科领域的同行、政府的管理部门、产业部门联系多不多?跟国外同行交流合作有没有?如果都是坐在家里等,不走出去,如何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如何拿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成果?
我们的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必须要回归兴趣、回归学术。人才最具创造力的时间就是在青年时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得奖成果基本上都是在35岁之前拿出来的。大家要有紧迫感,要在自己年轻力壮时,找到自己科研的兴趣点,用心把“武功”练成。
搞好科研,还必须注意用心凝练方向。这次中南大学花两个月时间开科技与人才工作会,就是要让大家多多提意见,凝练好科研方向。大家要把视野放长远一点,要看到学科在今后10年、20年或者更远时间里的发展趋势,再结合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优势,看在哪些方面能够做得出有影响的东西来,要把自己的优势,与国家发展建设的需求紧密结合,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紧密结合。
(作者系中南大学校长,本文为其在中南大学科研与人才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