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
哦,原来宇宙中到处都有地球的大表哥,我们不是独一无二的。哦,原来苹果落地和月亮围绕我们的规律是一回事。哦,原来组成我们每个人身体的材料都来自50亿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我希望我能像那些历史上所有的仰望者一样,追求那些有意思的世界。
作为天文学研究者,我特别高兴看到今年的考题中有了更多的天文内容。
记得15年前,我要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有一位叔叔从老远的地方连夜骑着自行车赶到我家,苦口婆心地劝我放弃天文学专业。那天已经很晚了,叔叔和我说完话,再骑上自行车往回走。那个时候还没有滴滴和优步,那个时候我的高考志愿表已经重重地填好了天文学。叔叔本人是天文爱好者,却不忍心看我进入这个在他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学科。
天文学让我们探索最遥远的不可思议,甚至有机会发现地球之外的别的种族。天文学又让我们敬而远之。天文学有用吗?
天文学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历史,可能是人类最早开始的学科之一。它的出现,源于人类的好奇心、政治宗教需要以及农业生产的需要。在历史上,天文学帮助人类探索认知的边界,指导人类制定时间历法,为地理定位导航提供帮助。并且,启发人们建立天和人之间的联系,用天象预测人间的祸福。
天文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依赖日月星辰把握时间,也不再相信星座的排列和水星逆行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天文学当然是在探索宇宙中万物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非“水瓶座神经质”那么肤浅而表面,天文学在探索更加深刻的本质的联系。
宇宙的年龄是137亿年还是138亿年?黑洞的性质是什么?大质量恒星和小质量恒星的演化为什么不一样?火星上面的磁场怎么消失了?生命是地球自己萌发的还是彗星携带了种子播撒的?尘埃和气体怎样遮挡了星光?太阳的活动为什么有周期性?
今天的天文学发现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也不会直接改善我们的生活。探寻答案,仅仅是为了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并不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理解本身没有什么实际功效,理解这个世界是为了打破思想的边界。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不是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我们怎么知道眼前的一切不是一位玩家设计过的?我们怎么分辨虚幻与真实?靠天文学。天文学让我们认识到地球是圆的,打破了地如棋盘四海有崖的束缚;天文学告诉我们地球围着太阳转,打破了人类在宇宙中心的定式。天文学在探索这个世界的边界,不甘心。
哦,原来宇宙中到处都有地球的大表哥,我们不是独一无二的。哦,原来苹果落地和月亮围绕我们的规律是一回事。哦,原来组成我们每个人身体的材料都来自50亿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我们有了更多的问题,更多的折腾。
让我们想象这样一幅画卷——几万年前有位不知名的祖先,一边吃着烧烤一边看着天空,“呀!那些发光的小点点是什么呀?它们为什么会动呀?”这一次好奇的抬头引出了之后的整个天文学。之后的人们一代一代研究这些发光的小点点和大点点,找到了些许规律,进一步验证这些规律。又过了几千年,人类不经意间发明了望远镜,允许我们看到更多更远的小点点的细节,从而开启了新世界。又过了几百年,德国海德堡大学两位物理学家开启了光谱学的大门,我们可以探索发光小点点的内部性质。又过了几十年,天文学家发明了数码相机中的CCD(数码相机里的核心元件),我们用巨大的望远镜,把遥远的星光拍摄记录下来。这样的工作,每天夜晚都在天文台重复着。这样一幅画卷,几万年间,伟大的名字和闪亮的小点点一样在空中发光。想一想,我自己也身处这样一幅画卷当中,成为它的一部分。现在,全世界范围每天有30篇天文学的论文被发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1天之内,天文学家们讲述了30个新故事,可能是发现了30个新的宇宙规律,或者是发现了30个遥远的新世界。当然,这些故事有不同的篇幅,有的横跨整个宇宙的时间,史诗般地描写宇宙的英姿勃发,有的只是聚焦几秒钟的过程,盯住一个昙花一现的变化。
我今天有幸成为一名仰望者,我希望我能像那些历史上所有的仰望者一样,追求那些有意思的世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