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一个不太幼稚也不太世故的年纪,还是愿意有一些口号标语傍身,自怜或自壮声势,尽管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自嘲,就像做了一堆数学题之后看看语文历史,权当调剂。我的作文总是因为充满正能量而成为范文去鼓舞更多的人心。彼时除了“天堂”,还频繁用“山的那边”“彼岸”“苍穹星空”等喻体,都和距离相关,又不光是物理距离,与之对应的是“炼狱”“山脚”“此岸”“泥淖”,一方面妖魔化备考中的种种,另一方面也夸大备考结束以后的光景,好比一个极度焦渴的人,距离一片极度甘美的海市蜃楼只剩最后一小段脚程,步履维艰的同时,努力自我暗示每一步都是有价值的,也因极端焦渴的煎熬和极端虚无的诱惑,即使中途栽倒失败了,也不失为两个体面的借口……原来一度信奉的“高考是一米天堂,走过了就能拥抱天地”这句话,除了自我调剂鼓舞人心,还藏有这样一层不自知的机心,而有此后知后觉正是走过一米天堂的高考,拥抱了天地,并且继续前行,走过更多所谓的天堂,拥抱了更多所谓的天地,跬步千里,功不唐捐。
(作者系青年作家)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晋浩天、通讯员李明然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