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一大批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书,特别是有鲜明特色的书。河北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日谈”》就是其中之一。该书由《光明日报》主任记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刊主编王斯敏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时的对话组成,因采访进行了七天,故名“七日谈”。
特点之一是作者视野开阔。该书篇幅不大,将近15万字,但在篇章布局上别具匠心。全书分为七个板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知、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与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等,高屋建瓴,层层递进,使读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名词概念、内容结构、逻辑层次、相互关系一目了然。作者在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道理时,既有整体把握又有细节剖析,既有历史追溯又有现实考察,既有全球关照又有中国特色,表现出作者开阔的眼界和视野。
特点之二是解答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让人们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又要让人知道“如何做”,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这样,其中就有许多人们困惑的问题,需要做出深入透彻的阐释。比如,为什么要提出核心价值观?为什么会形成24字核心价值观?它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什么关系?与西方价值观有何区别?24字价值观表述如何体现其社会主义属性?其中的每一个理念是怎么来的?如何理解和把握?24字概括是否字数太多,不够简洁?以后它会不会发生改变?等等。记者的提问直截了当,而教授则有问必答,谈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显示出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
特点之三是内容通俗易读。作者善于用家常话讲透大道理,用小观点说明大问题;从具体事例中寻找答案,从真人真事中体会道理;让大道理可信,让大白话可亲。作者从生活出发,以现象与问题为切入点,一步步答疑解惑、深化思考,将理论的“高大上”与话语的“接地气”融为一体,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更加细致入微、更加贴近生活的分析和阐释,为人们学习掌握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日谈”》立意高远、科学严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理论普及读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