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春风村有一首民谣:“猫咡湾石头多,小的小块块,大的大砣砣,山穷人更穷,水洗光坡坡。”如今的民谣是:“猫咡湾李子香,小的如碧玉,大的黄又亮,山村变了样,昂首奔小康。”
十年间,春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元带领村民,通过推行“专合组织+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农业连片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村李子种植面积1820亩,年产值260万元;花卉种植面积1780亩,年产值240万元;茶叶种植面积3200亩,年产值600万元。春风村还围绕生态旅游农业主题,举办八届“李花节”、三届“品果节”、四届“村晚”和两届“农民运动会”,全村48户农家乐和村民共实现旅游收入530万元。
绿色产业让民更富村更美
春风村下设春风、中沙和龙塘3个组,地形地貌各具特色。王家元在修通公路后,就开始琢磨怎样因地制宜发展村里的经济。
2006年,王家元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决定,龙塘组全面发展优质茶叶品种,同时将中沙组320亩土地租给花卉苗圃公司,租期为30年。“320亩土地,16000元/年的租金!这是一笔‘贱卖’的生意。”面对村民们的质疑,王家元解释说:“50元一亩的租金是少了点,但是在出租土地的同时,花卉基地的用工必须要优先考虑本村村民,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大家在家门口找到挣钱的机会。”村民们的顾虑一下全消了。
两年后,村民们采下第一批新茶,但找不到销路。为此,村民将茶叶挑到了王家元家里,让其买下。第二天天未亮,王家元组织党员干部挑着茶叶,到各大茶叶公司去推销。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家元借助互联网思维,将来川考察项目的浙江茶叶生产商方元兴吸引到了春风村投资建厂。第二年,村里的茶叶公司建好后,向村民发出了“新鲜茶叶收购价每市斤65元,不限量,有多少收多少”的公告,此举一出,种茶村民都乐开了怀。
2009年,王家元带领村两委人员与花卉公司协商,公司出资金与技术,农户以土地和劳务入股,以村民占六成、公司占四成的方式进行股权改造。“几年下来,公司给村民开出的工钱就有百万元左右。按照700亩花卉苗木5年后的预计利润为1400万元计算,根据六四分成,村民们可分得800多万元左右,实现了公司和村民们双赢的局面。”花卉公司负责人周波说。
“近几年来,春风村通过引导村民种植乌牛早优质茶叶品种,产值已超过600万元。通过王家元的努力,先后从外省引进高端茶叶加工企业5家,将春风村的这盘棋完全带活了。”腾达镇党委书记石均说。
建春风综合体带领更多人致富
说起王家元,几乎所有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是党的好干部,大家都发自内心地感谢他。没有他,春风村哪有今天的面貌?”
面对村民们的评价,王家元反问记者:“什么叫好干部?”在他看来,“能带领群众共同发家致富,让他们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将春风村与周边的向阳村、水茨村、千秋村、冒水村联合,组建春风综合体,通过春风村的经验和对外影响力,整体联动带动周边村实现共同致富。”王家元向镇党委建议,这四个村地理距离很近,条件相近、产业相连,发展的互动相融性很强,共同组建春风综合体,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011年6月,作为四川省两个新农村建设综合体之一的“春风综合体”正式开始运转,由王家元任总支部书记。经过这几年的协同发展,“春风综合体”已种植茶叶15200亩、水果8920亩、花卉4280亩,建成标准化牛场22500平方米和一个占地40亩的肉牛交易市场,还配套发展了菊花、乌鸡等生态农业产业。同时,“春风综合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第三产业年收入530万元。
用好环境引来各方游客
村美人和、文明富裕的春风村,吸引着川陕滇三省的游客前来观光、赏花、品农家菜。王家元介绍说:“去年国庆期间,村里的乡村旅游营业额超过了100万元。”
记者在春风村采访时看到,全村采取旧村建新村的方式,依山就势打造出错落有致、特色鲜明的川南民居风貌,并因地制宜塑造出各色景观亭台,让人赏心悦目。
王家元心里明白,搞乡村旅游,除了要有优美的环境,还要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2012年,春风村通过招商方式,成功将陕西的投资商引来共同打造4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已具雏形,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活动接待能力。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