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以“学生宿舍服务与改进”为主题的畅谈会在中国科技大学展开。“晚上淋浴间的热水能延时吗?”“如何让宿舍环境更好?”学生频频发问,校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章仲楷逐条解答,双方充分沟通。
“成为第二个家”
——建设人性化居住硬环境
晓晨是中国科大的一名大三学生,每天晨跑回来后在宿舍楼内的淋浴房洗个澡,然后将早餐在宿舍楼内的微波炉里加热,再看看门厅处电子屏上近期的报告和活动信息,吃完饭后再去上课。没错,就是这么方便。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大就率先为学生宿舍安装暖气。当时,因为经费不足,学校没法为学生宿舍、教室和教工宿舍同时安装暖气,校领导拍板,先给学生宿舍装!一直以来,学生使用水、电、暖气都是学校买单。
自2014年起,学校开始为本科新生购置床上用品并免费发放,还实现了学生宿舍空调的全面覆盖。正在建设的校区,学生宿舍楼内都配备了阅览室、活动室等便捷的公共活动空间。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中国科大在2014年将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正式划归学校保卫与校园管理处。学校保卫与校园管理处处长洪军认为,改变是为了探索“优质服务+安全管理”的模式,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用创新思维给出解决方案,通过服务来育人。
服务体现在细节处,宿舍楼内有自动售卖机,楼道里有不同的温馨提示,学生的快递来不及领取?没关系,楼管老师会帮着取回……
在章仲楷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上面写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以安全为轴心、让宿舍变温馨”,这是社区中心在2014年提出的工作理念。这幅书法作品是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2015届毕业生连少鹏在毕业前赠送给社区中心的礼物,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打造隐形课堂”
——营造良好的育人软环境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求学时间是在宿舍里度过的,大学宿舍内也自然形成了一种“宿舍文化”。
“如何将‘宿舍文化’引向正面,让学生在宿舍中接受‘隐形课堂’教育,将育人内化为行为自觉,是一项值得思考的课题,我们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索。”中国科大分管校园安全与管理工作的校长助理王晓平教授说。
“文明宿舍”评选是中国科大每年的“规定动作”,评选标准主要是文明、卫生等硬件条件。今年正在进行的“文明宿舍”评选新增了“科大星宿舍”这一最高选项,评选条件提高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刘文正是中国科大本科二年级学生,高中做过生活委员,有着天然的“卫生监管基因”。“在一个人的带动下,宿舍其他成员也会被感染,共同管理宿舍环境。”在刘文正看来,整洁的宿舍环境是独立生活的第一步,也是最初级的自我管理。
2016年伊始,少年班学院2013级本科生邱天成为首批楼长之一。平时,邱天会协助楼管老师检查“内务”,每周还会在宿舍楼一层的楼管老师办公室值班。楼长制的引入,正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最新尝试,一方面成为同学和楼管老师之间沟通的纽带,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治,加强自我管理。
每年毕业季都会有大量毕业生丢弃闲置物品,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社区中心想出了一个办法:筹建毕业生绿色驿站交换平台,不要的东西去社区中心登记,需要的同学可以免费领取。这一想法将在今年毕业季实施,为的是让同学们心中有个“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王晓平说:“大学宿舍的硬件条件当然重要,然而良好的育人软环境更为重要,要让学生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意识到服务他人的重要性。”
(本报记者 李陈续 本报通讯员 刘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