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习总书记2月19日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并就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作出重要指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做好新形势下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创新传播理念,把握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
国家站位。国家利益始终是任何国家对外传播的最高准则。我们要构建的对外话语体系,是体现国家利益和民族立场的“中国话”,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传承,植根于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观察国际问题,在国际舆论场形成中国表达、中国修辞、中国语意。
全球视野。一是以全球视野传播中国实践。深入挖掘中国实践的世界意义,充分展示中国事务的世界影响,善于把中国故事转换为国际话题。二是以全球视野阐述中国主张。要在国际事务的报道中旗帜鲜明地反映中国视角、表达中国观点、提出中国方案。三是以全球视野展示中国思想。要站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深刻揭示中国智慧对于世界的贡献,使中国道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所认同。
事实说话。一要转换报道思维,坚持多讲事实。二要直面敏感问题,客观报道事实。对重大突发事件,坚持“早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讲原因”,抢占舆论制高点。对一些复杂敏感问题,善于做好事实的解读,澄清谬误。三要讲好中国故事,生动展现事实。
融通中外。找准“最大公约数”,努力寻找中外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让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相通相融,使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与世界发展潮流、全球发展事业相呼相应。突出中国价值,让中国观点成为国际共识。
平等交流。一要有平视的角度,学会换位思考。二要有平和的态度,力争获得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有平等的互动。要把与受众的交流研讨嵌入报道过程之中,在共振共鸣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加强议题设置,把握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提出一系列重大理念。我们要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对外传播的首要议题,完整、准确、生动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特别是让“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等重大理念,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标识。
全球聚焦的中国事务。要围绕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活动、我国重大政策出台、双边多边国际活动等契机,加强策划,主动作为,把境外媒体报道的流量和流向引导到我们设置的议题上来,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的中国,树立我和平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
境外关注的涉华热点。要采取不回避、不绕弯的态度,努力提出新的概括、新的表述,把我们的国情说明好,把我们的主张阐释好,把我们的进步介绍好,有效引导国际社会全面地、历史地、客观地、公正地看待相关问题。
影响重大的国际问题。我们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以中国立场来定义,以中国观点来阐释,提供国际问题的中国视角。敢于和善于报道西方媒体回避的事实,不断提升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权,推动国际传播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创新机制举措,完善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支撑保障
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国际新闻评论员,培养一批深谙相关领域事务的专家型编辑记者,特别是培养若干在国际上有影响、能够成为“意见领袖”的领军人才。树立实践导向、基层导向、业绩导向,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准。
打造智库品牌。一个国家的对外话语影响力与智库发展程度密不可分,许多影响广泛的国际话语都是知名智库的思想产品。目前我国智库数量已居全球第二位,但国际影响力还相对不足。要把加强智库建设作为提升对外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拓展平台渠道。要把新兴媒体作为对外话语载体建设的着力点,处理好“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的关系。当前,要把海外知名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工作重点,组建专门团队,加大传播力度。
创新技术应用。要进一步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的特征,不断增强对外话语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抓住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为打破西方舆论垄断带来的战略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
深化合作共享。传播业界要同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充分实现智力、资源、信息等融通共享,特别是围绕一些重大项目开展实质性合作,力争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上尽快取得突破、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