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七旬的刘兰芳似乎比退休前更忙了。前些日子,她刚跟六位新收的徒弟一起参加完《刘兰芳·三十五年马街情》师徒专场演出,又辗转河南宝丰等地参加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的“送欢笑到基层”活动。每次见面,都见她身板硬朗,风采依旧,一如几十年前初识她的样子。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正在电台热播,而我是电台的播音员。不过,我却一直没有机会跟自己心中的偶像近距离接触。我的父亲刘信祥与刘兰芳当时同是辽宁曲协副主席,于是我便托父亲代为询问:不知刘老师能否给我一盒她录的带子?刘兰芳听后爽快地答应了,给了我一盒《岳飞传》的录音带,唯一的要求是让我把其中一小段学会。自此,我便与刘兰芳老师结下了忘年之交。
很多人都听过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知道她是评书大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她之前是唱东北大鼓的。刘兰芳的母亲、姨娘都是东北大鼓演员。从小听东北大鼓长大的刘兰芳,十几岁时就去了鞍山曲艺团,团里当时有十几个都是唱西河大鼓的,唱东北大鼓的人少,曲艺团因此安排刘兰芳唱起了东北大鼓。那个时候,刘兰芳经常在茶社里唱长书,有时一待就两三个月。 她的高音敞亮通透,低音宽厚纯正、甘醇清冽,没有丝毫杂音,听起来字正韵足、摇曳生姿。《忆真妃》《三国段》等东北大鼓短段经过刘兰芳的说唱,焕发出别样韵味,在群众中迅速传播开来。
说唱大鼓的经历让刘兰芳练就了良好的童子功,为其后来辉煌的评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成了评书大家,可刘兰芳对东北大鼓始终念念不忘。她对大鼓艺术的热爱或许从一开始就融进了血液中。一直到现在,只要有机会,她仍然十分乐意登台献艺。记得前年在沈阳音乐学院主办的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现场,当刘兰芳一手拿鼓槌、一手拿简板,在弦师的伴奏下,唱起“马嵬坡下草青青”时,台下的观众分明能感受到一股英武飘逸之气扑面而来,继而又有一种悲悲切切、婉转缠绵的情绪萦绕在人心头。刘兰芳把大鼓艺术演绎得有点出神入化了。
虽然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但刘兰芳每每听到那动人心弦的“大口调、半京韵、扣调、四截腔”,不免有“他乡遇故知”之感。去年在盛世牡丹演唱会上,当两个晚辈演唱东北大鼓《忆真妃》时,刘兰芳全神贯注地看她们的演出,生怕漏掉一丁点儿细节。晚上天气比较凉,王印权老师(刘兰芳的丈夫)体贴地给刘兰芳披上一件外衣,她却没有察觉,完全沉浸在韵律之中。听罢晚辈们的演出,刘兰芳竟自上台,深情款款地唱起了《王二姐思夫》。那时的她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她精神健硕,满口大鼓词,充满了东北大鼓“本土文化”的韵味儿。
很多人看过刘兰芳表演,但鲜有人了解她舞台下的生活。2010年刘兰芳出版了自传《我的艺术生活》,书中介绍了她不同时期的演艺及生活经历,让读者能够从中读懂她多年来艺术生涯的弦外之音。书中片段式的生活琐事看似是在长篇累牍地自我剖析,但书中的叙述不是一个女人的絮叨,而是直抵人生的率性,这种性格上的特点跟其作品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这也应了那句老话,“文如其人、艺如其人”。正像刘兰芳经常说的:“作为艺人,应该首先做人,再来做有道德的人、有文化底蕴的人,之后才是做演员。”
今天的刘兰芳一如既往地在舞台上耕耘,痴心不改。“舞台是我的全部,我要把握每一次演出,让我的演艺生涯多姿多彩,点缀我人生中每一个脚步。”她就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株兰花,永远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艺术芬芳。
刘兰芳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岳飞传》《杨家将》等,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作者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大鼓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