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08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蓝委员:扶贫要“生态保护+产业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光明日报》( 2016年03月08日 07版)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蓝在调研中发现,为了避免走边发展边污染的老路,一些地区探索出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扶贫方式。这种“生态扶贫”模式值得继续探索和逐步推广,国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李蓝委员认为,扶贫不仅要变输血为造血,还要变常见的工业扶贫为绿色扶贫,让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他调研发现,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区先后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思路,并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在这种扶贫观念的指导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循环经济和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

        “生态扶贫目前还面临一些问题。”李蓝委员说,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具有青山绿水的天然优势,开展生态扶贫比较容易,但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如何实现生态扶贫,还需要探索。另外,生态扶贫虽然有良好的造血机能,能开发出一些绿色生态产品,但由于物资流通渠道不畅、规模效应低而导致绿色产品价格偏高,影响了生态扶贫的效果。

        李蓝委员建议,有关部门可及时总结贵州等地的生态扶贫经验,在全国精心布点培育一批生态扶贫试点区和示范区。同时,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还要为生态扶贫地区的绿色产品提供有国家信誉保证的“生态产品认证书”,为绿色生态产品顺利走向城镇和市场贴标签、开绿灯,并制定优惠政策,打通生态产品与市场的流通环节。

        (本报记者 陈海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