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大量投入和相关政策强力支持,农业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和态势。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说,“十三五”时期,我国高原地区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厘清思路和创新经营模式,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李学林代表介绍,我国高原、山地及丘陵占国土资源面积达69%,仅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云贵高原就约占国土面积的36%。高原地区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草食性畜牧业、淡水渔业的重点地区,也是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重点富集地区。
“与东部及平原地区相比,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方式相对落后,投资吸引力相对不足,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李学林代表说,高原地区农业还表现出投入不足,人才缺乏,产业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低,这些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为此,李学林代表建议,应充分认识我国高原地区农业转型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转型发展统筹性;加大差别化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强化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建设,提高发展效益;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走绿色化发展之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试验示范园区或省份建设,积极探索高原地区农业转型及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
(本报记者 王昊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