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2.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5%;空巢老人已超过1亿,城乡空巢率超过50%;约70%老年人患有慢性病,50%老年人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接近4000万……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慢性疾病多发,健康养老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前不久在京举行养老模式与顶层设计座谈会,以“健康养老与医养结合”为主题,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世平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显现出规模大、势头猛、程度高、不平衡等特征,可能会成为新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她建议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基本国策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尽快制定或修订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法、社会服务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同时,加强面向老人的健康服务、疾病治疗、困难救助、社会关怀等基本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养老床位缺口很大,单靠公共投资很难满足,亟须民间资本投入。但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产业还面临一些困难。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说,当前养老政策的扶持多倾向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对于养老地产、营利性养老服务企业缺乏相应的税收等政策支持;对养老企业的融资需求,如优先、优惠的银行贷款政策,养老基金支持等也还没完全到位;对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专项审批制度、优先医保定点资格、异地医保政策等还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她建议各级政府在这些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合众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戴皓表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难、生存难还在于政策上的不平等。公办养老机构享受各种税收减免及财政补贴,直接导致市场价格扭曲,挤占了民营养老机构的生存空间。他建议,按照政事分离的原则,政府要改变包建、包管的职能。凡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应按照转变政府职能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养老服务。政府应从公共服务的供应者转变为政策制定者和质量监管者,由合格的社会组织去负责养老服务的具体运营,彻底改变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状况。
有专家指出,我国养老问题的特殊性、严峻性还在于城乡差异。我国农村老人不仅数量大,而且老龄化速度高于城市,他们养老保障水平很低、看病不方便、市场化服务业难以企及,养老难度更大。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建议重点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市场化的养老服务,特别是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打通农村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市场化养老服务便捷、高效地进村入户。
(本报记者 任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