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海量阅读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初中三年,学校推荐阅读的古今中外名著达50部,《走进经典名著》(人大出版社)一书,涉及学生读过的各类著作100部。5年前开始推进名著阅读时,学校推荐给学生的第一本书是《红岩》。书海茫茫,为什么首推《红岩》?怎么读《红岩》?经典阅读如何开展?
——请看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的阐释。
为什么要读“《红岩》系列”
“红岩系列”既是文学,也是历史
学生不读书不行,读书局限在三毛、琼瑶、张爱玲也不行。作为中学生,读书不能钻进文学之茧,小情小调,顾影自怜,多愁善感,临风陨泪,对月伤情。此外,语文教育固然不排斥培养诗人、作家,但不在于培养诗人、作家,而是要通过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既读文学经典,也读文化经典,包括历史、政治、军事、经济、天文、地理、哲学、心理等方面的书,以便眼界大开,心胸大展,形成全面的语文素养。在读文化经典时,我们格外重视历史尤其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作品的阅读。
我们引领学生阅读的“《红岩》系列”作品,反映的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表现的是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经历的屈辱与苦难、血泪与抗争,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苦难史,血泪史,觉醒史,抗争史,辉煌史……这些作品,既是文学,又是历史。读这些作品,有利于砥砺志向,锻造精神,博大胸襟,深邃眼光,陶冶心性,熔铸品格,增加孩子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感。
学生在阅读“《红岩》系列”时,写下大量的读书笔记,生动记下了读书带给他们生命的成长。
初一的陆天明同学在一篇题为《一本永远不会下架的老书》读书笔记中写道:
爷爷曾让我读《红岩》,我拒绝了;爸爸又让我读《红岩》,我又拒绝了;今天,老师让全班同学都来读《红岩》,并说:今后,《红岩》就是我们今后的课本,上语文课就是读《红岩》。我一时无语,只好去读。谁知道书一打开,我一下子就被带到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
……
我要感谢《红岩》,它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坚贞,什么叫英勇,什么叫信念。它为我树立了榜样,使我重新认识了生命的价值。我要做一个坚强的人,遇到困难也不动摇信念,勇往直前!
感谢《红岩》,这本永远不会下架的老书。
发自肺腑的话语中盛满读书带来的感动与思考,语文教育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红岩》系列”阅读让孩子们了解祖国多灾多难的近现代史,激发了爱国热情,濡养了家国情怀。在读过推荐的作品后,他们又去自行拓展,找相关历史内容的书去读。如《亮剑》《山菊花》《平原枪声》《烈火金刚》《青春之歌》《朝鲜战争》《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最冷的冬天》《七三一魔鬼部队》《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等。有的同学还去卢沟桥、鲁迅故居、“红岩纪念馆”“金陵女子学院”“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处实地踏访,并写下有深刻思考感悟的随笔。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写道:
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去,
是看着草,
还是看着花,
那就是他后来的面貌,
后来的人生。
——这正是我们引领孩子们读好书、读经典的初衷。
怎么读“《红岩》系列”
经典阅读的意义在于使语文教学从“以本为本”的囚禁中解放出来。
记不清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什么”永远比“怎么做”重要。移用到读书上来,就是“读什么”永远比“怎么读”重要。
这告诉我们:“读好书”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如果读的不是好书,谈“怎么读”就没有意义。
但是,“读什么”比“怎么读”重要,并不等于“怎么读”不重要。当你读的是一部好书、“读什么”的问题已经解决时,“怎么读”就至关重要了,它关系到读书的得失与成败。所以,在“《红岩》系列”阅读乃至整个读书活动中,我们高度重视“怎么读”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逐渐总结出“阅读十法”,即:1.认准时机,推进名著阅读有“力”;2.整合教材,让名著阅读有“空”;3.设计梯度,让名著阅读有“序”;4.精选作品,让名著阅读有“道”;5.讲究方法,让名著阅读有“趣”;6.读写结合,让名著阅读有“法”;7.开发资源,让学生举目有“得”;8.创新机制,让教学评价有“谱”;9.群体共读,让名著阅读有“场”;10.积累提升,让名著阅读有“成”。
形式为内容服务,方法得当,有利于将经典阅读引向深入;反之,会距真正的读书越来越远,甚至让原本的经典变成知识垃圾。
1.经典阅读不是“文学常识”识记
经典作品中有诸多知识,但这并不是作品的精髓,文学常识的识记也不属于经典阅读。如果读书只停留在作者地位、时代背景、作品成就层面,真正的阅读就还没有开始。
2.经典阅读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阅读是一种整体感知、本体体验,在如醉如痴的阅读过程中,便会获得心智启迪,提升审美能力。如果拿着放大镜、显微镜,希望从细枝末节处发现微言大义,甚至妄加揣测,无中生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不是阅读;同样,老师的越俎代庖、反客为主的分析,也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阅读。
3.经典阅读不是知识层梳理
读书是一种精神活动,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作品内容的整合梳理上,去建构“知识树”,勾画“结构图”,形成“知识网”,便是南辕北辙。
4.经典阅读不是题海训练
把读书异化为题海训练,是经典阅读的最大误区。像“监狱之花出生后谁第一个抱起她并亲吻了她?”“华子良在狱中装疯几年?”之类的考题,除了挖空心思、为难学生之外,没有别的作用。
5.经典阅读不是庖丁解牛
如果把经典阅读搞成结构拆分,大卸八块,抽筋扒骨,碎尸万段;或者搞成科学实验,条分缕析,标本解剖,DNA分析,都和应有的读书相距十万八千里。
科学研究重理性,重逻辑、重推理,讲究由此及彼,以一推百。经典阅读重感性,重体验,重积淀。所谓博览约取,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就是要放开眼界,通观博览。
6.经典阅读不是考试大棒
引领学生读书,激发兴趣是第一位的。学生本来课业负担很重,如果不懂激发兴趣,一味挥舞大棒,用考试来施压,学生就会对读书产生排斥,只为应付考试去痛苦不堪地“读”。美好的读书生活一旦变得形同苦役,就完全背离了读书的真谛。
7.经典阅读不是一头扎进作业堆
读书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在惬意、舒适、宁静,放松之中,才能充分享受读书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不是书还没打开,先摆上字典、词典、生字本、抄词本、随笔本,然后眼睛大张,神经紧绷、手忙脚乱地去完成老师的各种读书要求:查字典,勾词语,画名句,写旁批,对对联、写诗歌、抄片段……这样的读书,如同带着摄取蛋白、脂肪、淀粉、粗纤维、维生素等一大串任务去吃饭,原本可以带给人无限享受的进餐过程,变成了一件多么苦不堪言的事。
读书、读书,根本在“读”。这个“读”,主要指心诵与默读,是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本体体验。有了高质量的阅读,语文教育的奇迹迟早会发生;没有高质量的阅读,什么考试成绩、语文素养,统统都是空话。
8.经典阅读不是应试教育的惯性扭曲
经典阅读的意义在于使语文教学从“以本为本”的囚禁中解放出来。然而,习惯成自然。受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的影响,无论什么教学改革,都会被导向应试的既定轨道。面对一部经典,不是沉浸其中,含英咀华,而是从头至尾,拉网排查,遍寻知识点、命题点;全员行动、人人命题,并汇集成册、建立题库。一番折腾之后,《红岩》已不再是名著经典意义上的《红岩》,而是贴着“名著”标签的命题材料;读书也不再是读书,而是寻找着知识点的训练。名著的精神、灵魂早已远遁,只剩下支离破碎、满地狼藉的“知识垃圾”,完全背离了名著阅读的初衷。这样的读书,无异于让学生从这片题海跳进那片题海;从这一蜗角跳到那一蜗角;从左边的牛角尖钻出来之后,又钻进右边的牛角尖;卸下“教材”的枷锁之后再戴上贴着“名著标签”的枷锁。
有灵魂的语文教育是以世界为课本的“大语文”
读书,没有什么高妙的技巧,只是把学生引到经典面前,与伟大的心灵对话,教育的伟力就发生了。
2014年11月,北京市教委出台了一个推进语文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写道:“在教学中……重视历史文化的熏陶,加强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结合,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语文教学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几句话,既涉及语文学科之魂,也涉及语文教育之魂。语文学科之魂,即古今经典作品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元素,是作品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如《意见》提及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等。而语文教育之魂则主要是指读书过程中对生命的化育,对人格的陶冶,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如《意见》中的“熏陶”“加强”“了解”“增强”等,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人们常常谈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并就两者的孰轻孰重问题打得不可开交,争得面红耳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觉得,两者之中,前者为虚,后者为实;前者为神,后者为形。神藏于形,形凝于神;形神难分,虚实一体;形与神、虚与实,是那样完整、和谐地统一于一部部经典之中。当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走进名著并深深沉浸其中时,就会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所感染震撼。这是一个通过作品的“实”与“形”,抵达作品的“虚”与“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提升,个体生命也自会逐渐走向完满与丰盈。当语文教育完全“活起来”时,语文课就会变得格外灵动和富有生命色彩,语文作为一种工具也才能真正显示其价值。此时,还有必要对语文的“虚”与“实”、“神”与“形”、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主次轻重做无谓的争辩吗?
有灵魂的语文教育是以世界为课本的“大语文”,是把握了语文精髓的“真语文”,是有生命色彩的“活语文”,是建立在读书基础之上的有“根”的语文。没有灵魂的语文教育则是“以本为本”、画地为牢的“小语文”,是死记硬背、刻板僵化的“死语文”,是虽有高分但没素养的“假语文”以及远离读书生活的无“根”的语文。
“阅读经典的目的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雷夫《第56号教室的奇迹》)而学生的人格状态又常常通过作文表现出来。当考试成为语文学习的唯一动力和目标而导致学生不去读书时,或只为消遣去读一些缺乏精神营养的书时,人的情感苍白、头脑空洞、精神缺钙、神思混沌、行为偏执、价值扭曲等问题就在所难免。这表现在写作上,就是文章越来越散乱,越来越肤浅,越来越小气,越来越琐碎,越来越柔弱,越来越空洞……
一旦走进《红岩》及“《红岩》系列”作品,无数志士仁人身上所充分展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坚贞气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无比忠诚、九死未悔的崇高信仰,都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有助于形成一种阳光心态、健朗精神、书卷气质和家国情怀,进而写出有情感、有力量、有境界的大气文章。
怎样引领孩子们走进经典、与古圣先贤去进行精神的对话呢?钱理群先生曾动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牵着中小学生的手,把他们引导到这些大师、巨人的身边,互作介绍以后,就悄悄地离开,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在一起心贴心地谈话。我只躲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就为这个瞬间,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是无怨无悔的啊!”
这是一种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啊!读书,没有什么高妙的技巧,只是把学生引到经典面前,引导他们与伟大的心灵对话,教育的伟力就发生了。而引领学生走进经典,多读好书,不仅关乎语文教育的灵魂,也关系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目标成为现实。
链接
20多部“《红岩》系列”作品
《1901》《1911》《呐喊》《彷徨》《长征》《红岩》《西路军》《补天裂》《创业史》《四世同堂》《保卫延安》《林海雪原》《抗日战争》《野葫芦引》《解放战争》《决战朝鲜》《苦难辉煌》《钱学森传》《黄河东流去》《铁道游击队》《南京大屠杀》《南京安魂曲》《蚕丝——钱学森传》《掩不住的阳光》《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