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资政建言

    提升政府跨文化社会治理水平

    作者:李洪良 郭志斌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1日 11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社会结构日益复杂,信息流通极大便捷的情况下,同一文化内部更新转型加速,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激荡、交融交锋层出不穷。建立可综合协调各方利益的社会治理机制,必须在充分认识多元文化客观存在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升政府的跨文化社会治理水平。

     

    多元文化带来的社会治理问题

     

        一方面,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各个民族相互依存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上看,各种民族文化相互吸收和借鉴,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同时,各个民族在风俗习惯等方面又呈现不同的文化特征;从区域文化发展看,由于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及各区域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态势;从人口世代更替看,半个多世纪以来,放眼世界历史都属鲜见的中国社会急遽变迁,必然使不同人口世代呈现出特色鲜明、差异可观的亚文化特征。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日趋提升,中国与世界各种文化联系更加紧密,其中既有外部文化“走进来”,亦有中国文化“走出去”。解决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主流文化的融合,迫切需要政府跨文化治理职能的提升;“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展开和实施,必然需要我国政府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不适、文化冲突等问题;同时,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也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跨文化治理职能。

     

    加强政府跨文化社会治理职能

     

        根据英国学者沃特森(C.W.Watson)的经典论述,多元文化主义具有五重面向。它首先是一种文化观。即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为优秀,也不存在一种超然的标准可以证明这样一种正当性,可以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其次是一种历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关注少数族群和弱势群体,强调历史经验的多元性,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是多族群不同经历相互渗透的结果。再次是一种教育理念。即认为传统教育对非主流文化的排斥必须得到修正,学校必须帮助学生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以及对文化冲突的恐惧,学会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最后是一种公共政策。这种政策认为所有人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上机会平等,禁止任何以种族、民族或民族文化起源、肤色、宗教和其他因素为理由的歧视。其强调种族平等和宗教宽容,其最终目的并非文化平等而是社会平等。在此意义上,多元文化主义也是一种价值观,其功能在于动员社会力量,推动社会改革,追求不同群体中文化和物质上的繁荣以及人类本身的自由和尊严。

     

        跨文化治理应多元文化主义现实而生,借鉴了全球化背景下组织管理的先进理念,后者已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政府社会治理职能的加强也应该着眼于跨文化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融合多元文化,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跨文化治理的核心是文化融合,这就要求对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亚文化类型以及不同文化发展阶段,在文化包容的同时,采取差异化整合策略,有效提升多元文化群体的满意度和归属感。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关键点是确立新的价值观。多元文化社会治理呼唤对核心价值观的笃信、濡化与护持。政府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应国际化发展需要,在牢牢坚守治理公共性的前提之下,增进不同文化群体的相互了解,建立共同的愿景,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融入,并制定清晰、完整、稳定的政策和制度,围绕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达成一体多元的政治文化认同。

     

        向外来文化释放善意、消除误解。首先,应避免表现出本国文化、经济上的优越感,以平等、友善、互助、合作的姿态与外来文化民众交往、交流,展现宏阔气度,营建和睦环境。其次,要发挥规范性力量,传播中国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争取外来文化的认同、信任、支持与合作,助力跨文化社会治理成功实施。在跨文化社会治理体制下,政府要善于吸收、听取其他治理主体的意见,推进多元文化包容性。

     

        倾听多元文化声音,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倾听多元的声音,有利于多元文化群体利益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要建立从下到上的倾听对话机制,加快多元倾听网格化治理的构建与实施。注重协商对话机制的建立,维护不同文化族群的诉求表达,真心倾听不同文化族群的声音,尊重不同文化族群的首创精神,并在倾听过程中建立对话、协商机制,有效协调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及时化解利益冲突,维护不同文化族群的根本利益,增加和谐因素,增强发展活力。

     

        规范多元文化行为,提高跨文化社会治理效用。这就要求在跨文化治理中树立文化协同观,既要坚持思维全球化与在地化的有机统一,尊重与统筹各方面的意见和观念;更应坚持法律至上、公平施政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尊重规则,在面对重大利益考验时坚守底线,营造一体多元、依法循道的政府跨文化治理新局面。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