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宫腔由秦代宫廷音乐衍变而来,因阿房宫而得名,是我国戏曲大观园中唯一的宫廷音乐剧,也是陕西古老的地方戏曲之一,已有两千多年历史。2006年,阿宫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富平阿宫剧团成立于1951年,在剧团发展过程中,我们主要有四点体会。
一、深化改革,走创新发展之路。针对地方戏曲市场萎缩状况,我们提出阿宫剧团改制“五不原则”,即“导向不变、阵地不丢、队伍不散、人心不乱、演出不断”。一是将阿宫剧团和影剧院整合为新的富平阿宫剧团,成立富平县阿宫腔传承保护中心,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二是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用人体制,大胆放开入口和出口,使人才合理流动成为常态化机制;积极锻炼培养新人,公开招录青年演职人员。三是加大文化交流,积极组织年轻演职人员参与各类展演比赛,拓宽视野、交流互进。去年以来先后赴渭南、西安、北京等地参加各类文化交流演出10多场。
二、情系百姓,走繁荣发展之路。为满足群众尤其是偏远山区百姓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精心策划组织了“阿宫大戏进山区”活动,为山区百姓演出20场次。一次,我团赴白庙乡山区演出,因下雨路滑,车大路窄,十几户群众自发抬出自家建房用的楼板、木板抢修道路;流动舞台车坏了,群众自觉提来机油和维修工具帮助修理,确保演出的正常进行。百姓对剧团工作的支持,不仅体现了艺术与人民的鱼水之情,同时也使我们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三、精益求精,走产品兴团之路。我们紧扣农村改革给农民思想上和感情上带来的巨大变化,连续创作了阿宫腔现代戏《三姑娘》和《四季歌》,先后参加中国首届艺术节“西北荟萃”和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分别荣获金奖和文化部颁发的一等奖。近几年,我们先后创作了反映陕甘边区革命斗争题材的阿宫剧本《云嫂》《照金青山》两部;创作排演了《圆梦》《村官》阿宫小戏9部;创作编排阿宫腔音乐快板《平安富平》《党风廉政要自律》等3部;创排小品《鸳鸯树》等4部,同时录制发行《阿宫腔音乐集成》光碟等各类艺术作品40余部。
四、弘扬正气,走引领时代之路。2014年,我们围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创排了以“人民公仆”为主题的专题晚会;围绕财政惠民工程,排演了以“财政惠民”为主题的专题晚会;围绕平安创建工作,创排了以“构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专题晚会;围绕农民致富,创排了以“欢欢喜喜奔小康”为主题的专题晚会;围绕招商引资和县域经济发展,创排了以“富平颂”为主题的专题晚会等在农村巡演50余场次。这些作品使干部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和精神洗礼,同时体现了文艺的号召、教化、引领作用和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根本宗旨,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舞人民朝气蓬勃奔小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