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主编的“美国教育变革研究”丛书被原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并得到2015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该套丛书由10本专著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美国教育发展不同阶段所出现的重要事件和重要问题,从不同侧面梳理和分析一百多年来美国教育的演化进程。其中,江西师范大学刘春华的《美国博雅学院的现代转型》,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博雅学院(或译作文理学院)面对来自社会多方面严峻挑战,通过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在坚持自由教育传统的同时,实现了办学方针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转型;天津师范大学李朝阳的《美国城市学校制度的建构》,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美国公立学校制度的形成过程;云南师范大学陈瑶的《美国教育学科构建的开端》,从不同方面展现了美国教育研究专业化和学科化的早期进程;宁波大学康绍芳的《美国教育学界精英群体的兴起》,借鉴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界精英群体的兴起过程及其在美国教育研究中所发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挖掘;河南师范大学涂诗万的《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研究了哥伦比亚大学时期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变化;首都经贸大学崔高鹏的《美国州立大学董事会权力的变迁》,以密歇根大学为个案,探讨了19世纪后期美国州立大学董事会权力的变迁;华东师范大学祝贺的《美国公共学校种族隔离的终结》,以“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为中心,分析了美国公共教育中的种族关系与冲突;河北大学郝艳萍的《美国联邦政府干预高等教育机制的确立》,从多个视角研究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全面干预;北京朝阳社区大学刘冬青的《美国州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变革》,以加利福尼亚等州为案例,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各州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变革;贵州师范大学马文琴的《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转向》,则分析了“9·11”事件后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转向。
从以上内容简介可以看到,与以往多注重长时段、大问题、大趋势的研究取向和以宏观把握为特点的研究方式不同,该丛书更多地关注那些在美国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具体的和微观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更多地关注那些在美国历史转变时期所发生的重大教育变革,基于较为充分翔实的文献史料,以小见大,深入到研究对象的内部,以求得对问题的深入认识。这是一种转换和更新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的有益尝试,将对深化美国教育史的研究,乃至推进其他国家教育史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和借鉴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成功路径,反思和吸取其经验教训,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正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界开始更多地关注美国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学者撰写的研究国外教育的文献中,研究美国教育的占总数的80%以上。但在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对美国教育的关注通常主要集中在当代的改革进展和趋势,在国内学者撰写的有关美国教育的文献中,研究当代问题的占总数的85%以上。
众所周知,任何国家的教育改革发展既与当下的社会需要紧密相关,也与该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连。从全面的观点看,仅仅关注一国教育的当代进展和趋势,很容易造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对当前进展的把握也就难免流于表面。因此,只有很好地将历史认识与现状把握有机结合,才能深入理解国外教育的特征,也才能将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本土化的实践探索。
近十五年来,张斌贤教授领导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教学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美国教育史研究,相继完成了多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出版了数十种著作和译著,发表了数以百计的论文。迄今为止,美国教育史研究已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之一,在国内教育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这套丛书是该团队新近完成的又一项科研成果,据我所知,该团队还有一些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我期待着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成果面世。
(作者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