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奔流逝去的近代中国文化思潮

    作者:《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编纂委员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 戴逸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4日 10版)

        这一套《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内容丰富精彩,多达100册,5000多万字,可称皇皇巨著。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性质和规模的一套书,全面展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文化思想发展的总体状况,它就像是一条向东奔流的大江大河,浩浩荡荡,包罗万象。其中收录的思想家,有的名字对于大众甚至研究者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这套书合起来看,如同广阔的江海;分开来看,又有很多的支流,每一本书就是一条支流。每条支流有它发生的源头,发生的环境,有它的流域,有它的长短,各不相同;同样,每一部书就是一个人的传记,是他生平经历、思想的概括,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出身不同,地位不同,其思想也是多种多样。

     

     

        近代社会组成十分复杂,时局瞬息万变,一部近代史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人类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既根源于社会现实,又要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和问题,引领社会前行。这套丛书收录的100多位思想家,主要生活在1840年到1949年间,经历了中国社会的早期近代化过程,他们面对的问题是中国的贫困、落后、受侵略、被压迫,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救国救民、富国强兵。这些前辈思想家满怀着爱国主义热情,在他们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学习借鉴各种思潮,从不同方向探索救国道路。其中有的思想非常符合中国国情,能够解决问题,于是成为人民拥护的主流思想,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党的领袖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思想,已经收录在各种选集、文集中,这套丛书没有重复收入,但也挑选了如李大钊、李达、瞿秋白、恽代英这样一些重要的理论家作为代表。

     

    二 

     

        这套丛书还收入了大量的“非主流”思想,如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实业救国(卢作孚)、教育救国(晏阳初、陶行知)、新儒学(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以及佛教(巨赞)思想。还较多地收入了纯学术的大师级人物,像王国维、皮锡瑞、顾颉刚、傅斯年、胡适,这些人虽没有发表治国经邦的鸿篇大论,但他们的研究本身就是学术思想近代化的成果。这些思想的存在,不仅仅是对主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有的非常重要。因此从这方面来说,这套丛书的编纂是很必要的。因为这是近代中国的精英分子在100多年中苦思冥想、披沙拣金,并将其思想与中国现实相结合所得到的成果,对于我们未来的前进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这套书还收入了早期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们,包括一些清政府官僚,如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其中部分人的言行还颇受非议。只是少了一个李鸿章,这是一个缺憾。因为他是《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者,可以说是“谤满天下”。对于李鸿章的贡献,我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第一人”,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贡献甚大。近代史上第一个兵工厂(江南制造局)、第一个煤矿(开平煤矿)、第一个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第一个金矿(漠河金矿),都是李鸿章开办的。当然,李鸿章所从事的洋务运动有其局限性,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还没有上升到制度、思想层面的改革,但仍然是开创性的,在当时遭受到的阻力之大难以想象,其功绩不应一笔抹杀。评价历史人物,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要看他相比前人进步了多少,而不能责备他没有做到后人才有条件做的事。像李鸿章这样的人,包括其他一些有争议的先驱者的思想,都应该选入这套丛书。

     

     

        这套丛书在近代思想家的取舍方面还存在一些疏漏,有些可能是无意识的,这首先要怪我这个主编当初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尽管已经选入了100多人,但今天看来,仍有一些重要人物是可以补充进来的。比如以状元身份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一系列纺织企业和专业学校的张謇;又如在海峡两岸都广受尊崇的史学大家钱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是提出“新人口论”的马寅初。当年他提出控制人口时,中国人口大概是5、6亿。本来解放前我们是四万万同胞,解放以后没多久就有了5、6亿人口,马寅初就看出来这个问题,提出要控制人口,因此遭到激烈的批判,于是人口很快增长到了13亿。到后来认识到错误,赶紧控制人口时已经晚了。回想当初马老的思想,不能不说是非常有远见的。另外一个人是杨献珍,是中央党校的校长,党内的老资格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哲学思想是强调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并不是截然对立,永远对立,同样有统一的一面。但当时就是只讲斗争,对立两面只有斗争,没有统一和协调,发展到阶级斗争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一直斗到“文化大革命”,斗到几乎亡国,这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极大教训。类似马寅初、杨献珍这样的思想,是否也可以在文库中留给他们一个位置,让我们了解这些非主流的思想为何不能容于当世,而对这些思想的批判又给后来的国家现代化进程造成了怎样深远的危害,这对于今天的决策者和智库都是很有启迪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