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能成大事,而那些善于举荐人才的伯乐们,更加功德无量。
据《战国策》记载,淳于髡曾于一天之内向齐宣王引荐了七个人。
齐宣王说,我听说,千里之内能有一位贤士,就已经是比肩而立了;百年之中能出一位圣人,那就像接踵而至了。而今您一天就引荐了七位贤士,那贤士不也太多了吗?
淳于髡的做法,的确让人生疑:举贤能又不是拉壮丁,怎么可能成批地引荐呢?
淳于髡说,不是这么回事。那鸟类,翅膀相同的住在一起;那兽类,脚爪相同的走在一起。而今若到沼泽地里采柴葫、桔梗,接连几代人也采不到一两,而到睾黍山、梁父山的北坡去采集,就可以敞开车来装。世上万物各有其类,而我淳于髡则属于贤士一类的人。君王向我寻求贤士,就好比河里取水、燧中取火一样。我将再向君王引荐一些贤士,又岂止是七个人呢?
淳于髡推举的贤士,究竟是些什么人,录用后的成就如何?书上没有说,我们不得而知,也不便妄加评估。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选编《战国策》的人,用意不在于此,而是晓谕人们:“荐贤贤于贤”。就是说,举荐贤士的人,自己首先必须是贤士,而且是更胜一筹的贤士。意欲求取贤能,必须去问那些更加贤能的人,有道是“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荐贤贤于贤”这一论点,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据《孔子家语》记载,子贡问孔子,当今的大臣,谁称得上贤人呢?孔子回答,我不清楚。过去,齐国有鲍叔,郑国有子皮,都是贤人。子贡说,难道齐国没有管仲,郑国没有子产吗?孔子说,你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听说,努力成为贤能者是贤人,还是举荐贤能者是贤人?子贡回答说,举荐贤能者是贤人。孔子说,这就对了。我听说鲍叔使管仲显达,子皮使子产显达,却没有听说这两人让比自己更贤能的人显达。
这件事,在《韩诗外传》和《说苑》中也有记载。《说苑》的记载与《孔子家语》略同,《韩诗外传》多了一句孔子的总结性话语:“知贤、知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在这里,孔子把荐贤上升到仁义层面。由此可见,荐贤这件事,是功德无量的体现,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那些向王者荐贤的人,大多是心系社稷、顾念苍生的义士、高士。但从秦代以前推荐人才的程式上看,似乎比较简单,没有太多讲究,及至汉代,察举贤能开始纳入规范化管理,并逐渐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制度,这就是开科取士以前,历时一千三百年的察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