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强国密码

    辽宁:如何为人才流失“止血”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4日 16版)
    CFP

        ■“人才”由“人”和“才”两个字组成。留住了“人”,但放弃了“才”,同样是一种人才流失,或者叫“人才留失”

     

        ■高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暴露出人才观念落后,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等诸多问题

     

        ■如何挖掘好本地人才资源,防止“人才留失”与人才流失互为因果,已成为辽宁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

     

        近一段时期以来,伴随着东北三省经济的普遍下行,人才流失的话题再一次“浮出水面”。由于报道者所站角度的不同以及资料来源方面的偏差,个别报道中披露的数据并不严谨,甚至存在夸大其词。

     

        然而,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人才一直处于“失血”状态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人才流失”现象同时存在的还有“人才留失”现象。由于“人才留失”与“人才流失”互为因果,因此,如何挖掘好本地人才资源,防止“人才留失”,打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和氛围,已了为辽宁人才流失“止血”的当务之急。

     

    创新成果为什么总是在外地转化

     

        近5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全国共实现技术转移转化合同872项,合同额9.1亿元,而在辽宁转移转化数只占10.78%,合同额则仅占4%。

     

        这里就涉及“人才留失”的问题。“人才”由“人”和“才”两个字组成。“人”流走了,“才”照样可以为我所用;相反,留住了“人”,但放弃了“才”,同样是一种人才流失,或者叫“留失”。

     

        辽宁是科技教育大省,现有高等院校116所、科研单位167家,两院院士5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000多人,无论是专家人数,还是科研成果、专利申请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然而,这些“科技国家队”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的“才”,即“科研成果”在当地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据沈阳当地媒体报道:沈阳金属研究所想把一个专利项目200万元转让给沈阳企业,企业不要。后来,这项专家被江苏一家企业以2000万元拿走了,几年下来,这个专利产生的利润已达几亿元。

     

        无独有偶,在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摘取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项技术对于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石油资源比较缺乏的辽宁来说,极具现实意义。然而,这项技术实现工业应用已有5年,但落户辽宁一事仍然无声无息!为此,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副所长梁波专门撰文,质疑创新成果为什么总是离辽宁而去,呼吁辽宁切实采取措施,实施“本土技术就地转化工程”,彻底改变这种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制度保障本地“人”“才”两旺

     

        高科技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暴露出辽宁发展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等诸多问题。东北一家国企的领导对记者诉苦说,单位使用、处置科技成果,不仅存在审批环节多、周期长的问题,而且转化不好还得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

     

        为了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今年初,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对省属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作价入股以及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大大放宽了尺度。

     

        据辽宁省科技厅副厅长闫灵均介绍:按照以往规定,国有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时,需要履行报批手续,现在,省属各高校、科研院所可以自主决定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同时,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收入全部留归单位自主支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不再上缴国家财政;而且明确规定对发明人的奖励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比例。

     

        除了用政策为科研单位和人才“松绑”,辽宁还积极搭建平台,为企业引“才”源,为科技成果找“落脚地”。省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优势,组织开展了“千名院士专家进千户企业”行动。70多名省级优秀专家与企业签订了科技成果转让协议,15位院士、460多名专家采取科技成果分成、技术入股、进企业兼职等方式,与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

     

        沈阳远大集团发挥民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率先在全国打破僵化的科研体制,推出企业和研发人员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双赢机制:研发人员和机构通过项目申请获得远大提供的“风险贷款”,成果出来后直接面对市场。市场相不中的,打入冷宫,“人”“才”两空;市场“相中”的,不仅可以获得一次性成果转让费,研发人员还能以入股或提成的形式,终身享受自己研究成果带来的收益,从而确保企业“才”源茂盛。

     

    打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

     

        “有人说东北人不行,我不认可,大家到深圳去看看,在那里很多东北人都成功了。”辽宁土生土长的企业家、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说,“辽宁应该从重视大型国有企业和老一代产业工人,转向重视中小民营企业和年轻的创业者,唤起民众的创业激情和创新热情。”

     

        的确,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要求,除了这个基本需求,人更大的需求就是为自己的“才”找到“用武之地”。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以往引进人才所需的“工资”“房子”“待遇”等条件,为何逐渐被“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所替代。

     

        对辽宁来说,为人才提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有一个现实课题要解决——长期以来,人才大省辽宁的人才“旱涝不均”现象十分严重,施展平台多、发展空间广的沈阳和大连两市“垄断”了全省人才的一半以上。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辽宁抓住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突破辽西北战略进入全省大战略的契机,围绕三大“振兴主战场”,搭建让人才施展拳脚的舞台,从而构筑起多个人才聚集之地。大连市金普新区过去只是一个5000多人的村子,现在已成为一个158万人口的移民城市,因为这里有35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包括75家世界500强企业。本溪市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做强做大医药产业,2012年晋升为国家高新区。如今,在辽宁,搞装备制造的人才大都流向了沈阳,搞软件的人才流向大连,搞生物制药的流向本溪,搞陶瓷的人才流向法库,搞蘑菇的人才则都流向了岫岩。

     

        经济学家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说过:“国家层面的繁荣源自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逐渐形成,辽宁有望崛起为新的人才高地。

     

        (本报记者 毕玉才 刘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