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基于网络化的“四化同步”协同机制建构

    作者:任红梅 马莉莉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3日 07版)

    新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

     

        20世纪后期,面对消费需求更趋于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加剧市场竞争等挑战,大公司起初在内部引入模块化技术,即将产品生产进行模块化分解,通过各模块组合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和产品多元化,协同应对异质产品需求与规模化生产间的矛盾,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模块分解使生产系统更为复杂,且各模块实现规模经济的方式不同,在市场响应要求提高、资源限制和创新压力等形势下,大公司转向外包模块生产单位,模块企业形成。各模块企业是彼此独立的,但内在联结于完成同一产品生产的系统中,这种分布式组织结构称为网络组织,而形成网络组织的过程即为网络化。

     

        被模块化分解的模块企业在网络内部有着不同的专业化方向,与网络外部的同类企业间也因竞争因素作用而力求差异化,由此,网络化过程中,模块企业趋于异质化,所形成的要素需求同样趋向异质化。网络组织将时间串联的生产流程通过空间并立的方式相互联结,网络成员的并行运作大大提高了对市场的响应能力和敏捷程度,也产生了对异质企业更强的提升专业化和敏捷响应的压力继而衍生出更为复杂多变的要素需求,这成为经济系统中大规模异质产品需求的强劲来源。与专业化劳动分工不同,在复杂系统中通过模块化分解后得到的模块本身并不是简单的系统,也是复杂的系统。当模块化网络衍生出异质企业,继而产生更大规模的异质要素需求,为敏捷响应市场变化,产生对要素供给的更高时间要求时,模块化网络组织将面临更趋异质和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并最终传导至子模块,使其面临同样的模块化分解过程,新一轮生产分散化,即网络化开始。与此同时,生产分散化使网络成员面临供给必须与异质产品需求相连接、各模块必须紧密联结的硬约束,任何脱节都可能导致所有网络成员被市场淘汰。因此,网络化产生时间压缩、生产分散和各模块之间及与异质需求间强化联结的内生循环机制,从而成为自我累积强化的发展机制。

     

    网络化提供“四化同步”协同机制

     

        网络化的兴起,为中国实现“四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内在机制和可行路径。首先,网络化使“四化”成为内在联结的不同模块系统。在模块层层分解中,一是需要异质企业的创新和专业化累积,二是产生以异质人力资源为代表的异质要素需求,三是需要高效信息流通以促进模块联结,四是模块分散与联结的循环演进依赖于供给异质化的空间公共品。由此,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工业化、满足异质人力资源消费需要的农业现代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以及满足模块化网络的空间发展需要的城市化,成为网络系统中相互联结的内生模块。其次,模块联结构成“四化同步”协同基础。不同于传统模式下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公共品供给等均相对独立,网络化机制下的产品生产、要素供给、公共服务供应成为完整产业链的不同分支模块,虽各自走向专业化和异质化,但因满足同一异质产品需求而必须互相联结、协同供给,基于不同模块系统的“四化”走向同步发展具有协同基础。最后,“四化”联结与协同成为网络化时代的必要选择。网络化使“四化”分离的发展模式陷入困境。网络化在促进分工细化的同时更带来产业链拉长、生产细碎化的现实挑战,在缺乏联结并按照将产品推向消费者的模式运作时,不仅生产者需要增加库存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还带来环环预测的误差累积,造成越是上游生产环节越面临更大生产偏差和库存损耗的“牛鞭效应”。“四化”分离使整个生产系统陷入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并存的局面。“四化同步”的协同机制就是利用网络化重构“四化”关系,使其走向内生联结、互动促进,其形成过程也就是新型关系建构过程。

     

    “四化同步”协同机制如何建构

     

        中国利用网络化建构“四化同步”协同机制需要相应的支撑。第一,模块化得以发展的根本在于异质企业的创新和专业化,这越来越依赖于以异质人力资源为核心的公共品供给。只有提高公共品供给弹性、能力和效率,才能为协同机制的建构提供重要支撑;第二,模块可分解依赖于能够聚集起大规模的异质产品需求,以及分散模块之间、各模块与异质产品需求之间的高效联结。网络化发展、建构协同机制的前提条件是进一步提高市场中软硬件的通达性和开放性。第三,模块层层分解使社会生产更趋细碎化,只有促使模块化网络各环节间及与异质产品需求之间强化联结的专业化本身得到发展,“四化”协同才可能切实构建。

     

        建构“四化”关系不可能通过嫁接或移植的方式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各领域以及相互之间,都需要依据模块化原理循序建构协同关系。第一,建立各模块的专业化联结中心。该中心负责实时对接其他模块和市场需求,据此组织设计本模块的子模块结构,引导子模块发展,并协调模块之间的同步运作和相互组合。创建公共服务发展中心作为专业化的联结枢纽,以联结化、扁平化为原则,把握异质产品和异质公共品的需求变化,重构多层模块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逐步放宽和积极引导第三部门组织良性发展,以提高供给弹性和能力。特别是从教育、医疗、住房、空间规划等环节建立各子模块系统,按照需求拉动、延迟生产、协同供给等原则培育网络化发展所需的异质人力资源。第二,按照“分层模块”原理构建生产与供给体系,即形成多个层次的基础模块和模块组合结构。基础模块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为宗旨,模块组合则提供多元化且多变的异质产品。第三,根据真实需求“拉动”模块化体系运作,以避免预测误差带来的生产与库存损耗,并“延迟”生产和供给,以应对真实需求变化。第四,促进“扁平化”。模块间的结构扁平化,更多的生产环节可以并行运作,提高生产体系的敏捷响应能力。多级子模块之间,最终与异质产品需求之间趋向扁平,由此使各级、各层面模块可以协同并高效应对异质产品需求变化。第五,拓展全国和全球市场空间,特别是挖掘欧亚市场潜力,利用陆路、空运、内陆自由港及区域间合作等方式,提高联结国内外市场的软硬件通达性,为聚集规模化产品需求创造条件,通过营造开放自由的市场生态,吸引国内外异质企业集聚,促使模块化网络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各领域得以孕育,以形成相互需求和内生联结的新型关系。总体而言,“四化同步”协同机制的建构涉及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变革,应加强顶层设计、由局部到整体有序推进。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