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克莱斯曼·泰勒在美国发表了小说《查无此人》,小说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是一本什么样的小说?这是一本政治小说,或者叫社会小说,一本现实主义的社会小说。
从中译本的篇幅看,《查无此人》只是一个中篇小说的体量。小说采用了曾经流行一时的书信体:通信从马丁全家返回德国后开始,马丁与麦克斯曾一同在美国做生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马丁甚至还曾经同麦克斯的妹妹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婚外情;在“和平”年代里,他们通信的内容不外乎生意、友谊、情感、乡间的大房子、生意场上的反思等“小世界”;但是很快由于社会政治思潮的巨大影响,生活在德国的马丁与生活在美国身为犹太人的麦克斯之间发生了裂隙,进而导致麦克斯的妹妹被马丁拒之门外、被害致死;麦克斯开始报复马丁,终致马丁“查无此人”,人间消失。
20世纪30年代,大西洋两岸的德国和美国因不同的地缘社会历史背景,而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道路。美国由于独特的移民历史、地理和国家环境而崇尚自由、融合,德国则因为一战失败后糟糕的经济、历史的包袱、屈辱的国际环境而不堪重负。一战后的德国需要民族主义来凝聚人心、摆脱耻辱、强化国力,这正好为敏感的希特勒所利用,发展为极端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当时的美国则在国际责任和孤立主义、个人自由之间摇摆不定。
从宏观角度看,小说中的马丁和麦克斯都不过是受各自价值观影响的社会生物符号。马丁在迫在眉睫的危机中不接受麦克斯妹妹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不如此,他及他的家人命不可保。麦克斯此后的报复行为也可以理解,因为朋友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的背叛不可饶恕。这正是文化与人性的复杂,人性与价值观有时候重合,有时候冲突。小说中马丁和麦克斯都因此处于人性与道德冲突的尴尬境地。西方文化强调理性、探索、“正义”与进取。麦克斯的行为是非理性的、不理智的,但却可以理解为正义和进取;马丁的行为是“理性”的,但却是非“正义”“不道德”的。因此,我们要强调包容。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对“错误”的行为进行报复,必然会招致怨恨和反报复,对反报复进行的反报复,会引来升级版的进一步怨恨和报复,以至无穷。这都不利于人类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查无此人》的阅读,我们知道包容有多么脆弱,有多大的难以操作性。包容总是有条件的,不可能是无条件、无原则的。
二战早已过去,二战也早有“定评”,但《查无此人》引申的话题,则依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当下的世界仍不太平,利益共同体之间的价值观甚至会呈现巨大的差异,所有的“定评”都是动态的,主流价值取向也需要有强大的实力支撑。我们是否更需要理性的包容而不是无原则的纵容?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