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是宋朝的第八个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赵佶在政治上是昏庸无能的。在位期间,他任用奸臣,大兴土木,增加人民的赋税与徭役,建造豪华的宫殿与园囿,是一位在政治上毫无建树的皇帝。但是他在文化艺术上使自己的性情尽兴发挥,在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
赵佶在绘画方面,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画,无所不精,尤以花鸟画更为精妙绝伦。其画风略分两种,一种用浓丽的彩色画成,另一种用清淡的水墨画成,而每一种画法,又各有粗细、工拙、繁简的不同。他的创作“独于翎毛尤为注意,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俗史莫能也”(《画继》卷一)。他同时运用工整妍丽的笔法,表现出花和鸟的精神特质,给人以优美高贵和愉快的感觉,因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折枝花鸟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淡墨勾勒,用色柔和,“具天纵之妙、有晋唐风韵”(《图绘宝鉴》卷三)。
赵佶在书法上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书法样式——瘦金体,也称为瘦金书。欣赏赵佶的瘦金书,通篇结构谨严,清秀隽永;细看每一笔画,瘦直挺拔,结体上呈现中心紧而四周松润的感觉,顿挫分明,收放有致。
崇宁三年(1104年),赵佶开设“画学”科目,之后并入“画院”,由画院代行领导,成为一所培养高级绘画人才的皇家美术学院,是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一个首创,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美术学院。赵佶领导的画院在收集、整理、鉴定历史名迹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宣和画谱》在他领导下主持编纂而成,画家们把内府所藏魏、晋以来的名画进行认真的鉴定、分类、编纂,不仅记录了珍藏品目,还编写了作者史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对考察先朝名画古迹,总结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赵佶的人物画追法唐人,但有自己丰富的表现能力。在他的人物画中,不仅以摹写唐人作品见长,描写以封建贵族的文化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极为出色。《听琴图》便是其人物画的代表作品。
关于《听琴图》的流传,在清代以前的文献中未见著录。黄钺(1750-1841)曾记录此画入藏内府因缘:“向藏真定梁清标家,康熙丙寅(1686)重背,仍用宣和时幅横装式,押缝政和小玺固在也,今归内府。”乾嘉时宫廷鉴定家胡敬(1769-1845)也见过此作,他曾奉旨纂修《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等,在其诗集《崇雅堂诗钞》卷六中有诗吟之:“松风一出韵生哀,拂拂胡沙绕指来。如此宫商听不悟,可怜孤负好桐材。”表达出胡敬对徽宗长于艺弱于治国的历史深切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