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青挥洒着中国书法的意蕴,丝竹琴韵弹奏着传统乐曲的悠扬,还有那厚重古朴的方块字讲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一场60分钟的电视节目,带领观众进行了一场文化故事之旅,在荧屏画面的切换中,传统文化的种子不经意间在青少年的心中埋下。由浙江卫视推出的文化综艺类节目《中华好故事》以电视荧屏为媒介,构建着“古”与“今”的新型文化衔接关系。
《中华好故事》以中华传统故事为主要内容,用知识竞赛、故事演绎、名人出题、知名校友助阵等多元化方式,来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该节目的主要参赛选手以95后、00后为主,通过电视节目,选手之间,选手与观众之间,选手与节目组之间,完成了一场场关于传统文化的古今对话。去年夏天至今,《中华好故事》已悄然走过两季,故事从宏观的“爱国励志”“道德礼仪”逐渐过渡到第三季的“民俗亲情”,由关注家国天下走向观照自身,通过电视节目展现青少年的生活习惯,更具人情味儿,体验感更强,从而以感性的表达方式、更多的互动拉近民俗亲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更细小和局部的文化切口体现人文之美。
“《中华好故事》的节目调性概括起来就是经典文本、现代传播和少年气质,用现代传播方式阐释中华文化的经典文本,还要在青少年的成长上还原生动的青春人生,给节目增加了一种少年气息。”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这样总结《中华好故事》的节目品性。
在娱乐真人秀节目横霸荧屏的时代,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似乎与现代人的生活渐行渐远。越是此时,越能体现文化坚守的价值。“坚持人文一抹蓝”的浙江卫视笃实地承袭着这种文化基因——始终追求电视节目的人文品质塑造。正是这种坚守让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好节目异军突起:《中国好声音》表达着个人对极致理想的不舍追求;《奔跑吧兄弟》传达着积极向上的青春精神;《一本书一座城》阐释着现代城市的人文姿态……如今,专注于耕耘传统文化、关注少年成长的《中华好故事》再次夯实和壮大了浙江卫视人文节目的强大阵营。
也许有人会问,做《中华好故事》这种传统文化节目,会有收视率吗?当疑问生出的那一刻,这些人已经将传统文化节目排除在广大观众的选择之外,又怎能指望他们能给观众奉上有文化品位的节目?《中华好故事》导演陈学武说得好:不是观众不喜欢文化类节目,而是电视人做得不够好。《中华好故事》一开始考虑的首先是注重节目内容,提升节目品质,树立节目口碑,当把节目做得有质感、经得起回味、经得起推敲后,才增加一些互动、悬念、娱乐性话题,从而让传统文化的呈现形式更加有趣。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中华好故事》的收视率在逐渐提升,这是对文化类节目收视率疑问的最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