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的《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三体》能够走向世界文坛并征服外国读者,除了缘于作品的优秀品质,还在于有一个好的翻译者。
无独有偶。当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也公开表示,得诺奖离不开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莫言甚至认为,翻译比原创还要艰苦,因为他写《生死疲劳》初稿只用了43天,而瑞典汉学家陈安娜翻译这本书整整用了6年。
然而,相当多的中国作家并无刘慈欣和莫言那般幸运——能够遇到合适的翻译者。
翻译已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个短板。中国文学的翻译难在哪?中国文学能否找到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8月25日至29日,由文化部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15年中外文学翻译研修班在北京举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名翻译家、出版人与中国作家齐聚一堂,共话中国文学的翻译出版之道,以期为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国际传播搭建一个跨国合作的新平台。
为作家和翻译家搭建沟通渠道
“作家走出去需要一个契机。”在作家徐则臣看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世界对于中国文学的关注度开始上升,中国文学迎来了走出去的契机。然而,这个契机在更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翻译者。作家文珍认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寻找一个非常合适的译者,应给予文学作品更多时间,以便能够找到合适的译者。
作家李宏伟是詹姆斯·乔伊斯作品的译者。他认为“适合的译者”应该进行“等效翻译”,并在翻译中实现文学性的传达而不仅是语言性的传达。如乔伊斯在作品中曾运用了各时期代表作家的文体,体现英语文学的变化,金迪先生在翻译时采用了对等处理的办法,运用诗经、楚辞、汉赋、小品文等多种文学作品形式,在中文语境中实现同样的语言效果,让读者能够鲜明地感受到语言的脉络与变化。而《源氏物语》在中国有两种知名的译本——林文月版与丰子恺版。《源氏物语》原文中有大量的日本传统和歌,丰子恺先生在翻译时,将其多译为中国传统的五言或七言诗,而林文月女士却借助骚体格式,以“兮”划分节奏点,两种翻译都充分本土化,展现了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但这样的翻译在“原汁原味”的效果上却损失很大。翻译的方法多种多样,效果不一,但殊途同归,李宏伟认为,要为合适的作品找到适合的翻译,才能将作品推广出去。
与莫言同国外的翻译界、出版界建立了良好的联系相比,大多数中国作家跟国外翻译界、出版界的联系不够,丧失了不少找到合适翻译者的机会。贾平凹及其作品在国内广为人知,有评论家甚至认为其作品具备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实力,但由于缺少翻译,外国读者对其作品却知之甚少。对于自己作品被翻译输出的较少,贾平凹也十分无奈:我自己确实无能为力,我所做的只能是守株待兔。
“因此,中外文学翻译研修班就是想为中国作家与国外的翻译家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桥梁,形成良好的人才、资源对接机制。通过作家与翻译家面对面的交流与接触,为真正代表中国当代文学水平的小说、诗歌、戏剧等,找到最适合的翻译家。”鲁迅文学院院长吉狄马加说。
加强交流合作 促进有效传播
翻译力量专业化不足是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的一大特点。根据入藏国外图书馆前44部当代文学翻译作品的18名译者情况看,仅葛浩文夫妇就翻译了16部作品,剩下的除了白睿文翻译了3部,其他译者均只有一到两部译作。这些译者有的是研究机构的学者,有些是大学教师,还有的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和留学生,除葛浩文专业从事当代文学翻译外,大多数译者主要凭借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而翻译,专业性不太强。
澳大利亚翻译家梅约翰也认为,翻译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化培训。他建议加强中外翻译界的合作,比如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外国翻译家可以将作品翻译得更加贴近当地的文化和阅读习惯,而中方人员可以帮助外国翻译家更好地理解一些术语,以便将作品翻译得更准确。
在研修班上,众多翻译者还讨论到翻译中常遇到的问题——翻译应以字面意义为主还是以内涵意蕴为核心。美国翻译家玛克辛·多佛认为,翻译要注重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要注重原文的韵味。英国翻译家郭玫媞也表示,翻译的重点在于让读者领略到原文内在的含义。同时,不少翻译家也认为要做到百分之百贴近原文是很困难的,但是这些困难和挑战也正是翻译工作的乐趣所在,正如乌克兰翻译家娜佳·吉尔诺索娃所说,“这是对自己的母语进行重新审视的机会”。
但是,来自西班牙语地区的几位翻译家认为,语言转换与实际操作仅是翻译工作的一部分,而信息渠道不畅通则是阻碍文学交流与传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据翻译家拉嫡娜介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根本没有“汉学”这个概念。委内瑞拉华侨余欣女士也表示,在拉丁美洲西班牙语地区,不仅中国文学作品缺乏,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都十分缺乏。因此,乌克兰翻译家安东妮娜·戈仑妮丝卡雅和墨西哥翻译家马安娜都提出,只有进行更多的文化交流,让国外的普通民众对中国文化先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才能为中国文学在当地的传播奠定基础。
强化营销推广 形成市场合力
谈起自己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韩国翻译家金泰成坦言,“翻译家在韩国的地位很低,翻译的报酬也很低,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完全凭借自己的兴趣”。
金泰成的话,引起不少外国翻译家的共鸣。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匈牙利翻译家克拉拉想把莫言的作品翻译成匈牙利语,但是当地没有一家出版商愿意接受,因为担心市场不好。很多时候,不少外国的翻译家都是凭着兴趣,自费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因此,要想让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形成持续性动力,还需要加强翻译作品在国外市场的出版发行工作。
为此,瑞典出版人伊爱娃、荷兰汉学家施露、英国翻译家郭玫媞等多位翻译家都指出,中国文学欲走向世界,不仅需要翻译家的努力,更需要中国作家主动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到海外推广的过程中来。他们希望中国的作家能够到他们的国家进行文学交流活动,推介自己的作品,直接面向更多的海外读者。
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推广营销,除了翻译家的努力,也离不开出版社的支持。不少翻译家指出,虽然中国的出版社每年参加不少国际性书展,但营销推介工作还有待加强。比如,每次国际书展上都有大量中国图书展示,但却缺少图书的外文简介,外国书商和读者根本无法了解这些中文图书,所以推介效果并不理想。外国翻译家们建议,在今后的国际性书展上,中文图书的内容简介和目录,至少应该配上外文翻译,这样才能起到推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