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快车、拼车、顺风车、代驾……使用手机APP预约车辆或代驾人服务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可能也隐含着风险——保监会近日发布风险提示称,若预约车辆为非营运车辆,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和车主均可能面临理赔风险。乘坐专车到底有没有保险?专车为何不受保险公司青睐?乘客又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私车商用 保险说“不”
看到市场上打车软件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北京的高先生就做起了“专车”的主意。他将自己的私家车挂靠在熟识的汽车租赁公司,变成专车跑运营。不料,今年7月,高先生在载客时突发意外,与另外一辆车相撞,自己车上的乘客也受到轻伤。高先生随后来到保险公司要求理赔,没想到,经过现场调查取证,保险公司认定该车是在从事“专车”业务时发生的交通事故,属非法营运行为,因而拒绝进行车险理赔。
“最近几个月,专车出险案件明显增多。很多专车司机都声称乘客是朋友,是正常的车险出险。但实际上,这些车均为非运营车辆,并未投保营运性质的车险,仅仅投保了普通的商业车险,保险公司一旦认定其营运性质就会拒绝理赔。”一位保险公司的人员向记者透露。
根据《保险法》第52条,商业车险条款一般约定:因被保险机动车被转让、改装、加装或改变使用性质等,被保险人、受让人未及时通知保险人,且因转让、改装、加装或改变使用性质等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保监会在风险提示中称,目前,有一定数量的非营运车辆以家用车性质投保,却有偿提供“专车”“拼车”等营运服务,并未与保险公司就变更车辆使用性质协商一致。其在营运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乘客伤亡、车辆损毁的,保险公司可依法拒赔。
在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徐晓华看来,保险责任一定是法律允许范围内、按合同履行的保障责任,“能不能推出针对打车软件市场的保险产品或者服务,取决于交通管理部门对私家车参与专车运营的定性。之前交通部发文说这些行为不合法,所以目前不可能推出这些产品”。
据了解,一些专车服务暗中招揽个人带着私家车“加盟”,私家车保险费率比商业运营车辆要低,很多私家车就改头换面混入运营平台,名为专车实为“黑车”,这种做法明显违背相关法律规定。私家车来源不明、鱼龙混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乘客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如果查明私家车冒充专车运营,各地交管部门将查扣、处罚,保险公司也必将依法拒赔。
事实上,私车商用在国外也是被严厉禁止的。在欧美国家,汽车理赔被纳入个人信用档案。一旦被发现私车商用,遭遇事故时又以私家车性质要求理赔,就会视为不诚信行业在信用档案中留下不良记录。
专车理赔带来新挑战
专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给车险理赔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出租车作为较为成熟和通用的运营车辆,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车险保险体系。记者从一位出租车司机处了解,乘车从上出租车一直到下车都享有多重保障,出租车公司投保内容包括车损、盗抢、三者险、玻璃、划痕和车上人员等,投保金额在1万元左右,最高赔付额为100万元,公司还有专门部门负责后续理赔。
“与传统出租车相比,专车运营风险相对要大一些。”徐晓华分析,高风险体现在保险产品设计上,必然意味着更高的费率和金额,“费率高了,专车公司愿不愿投保?费率低了,风险能否兜得住?这些矛盾需要市场各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磨合,才能达成合理均衡水平。”
对保险公司来说,由于专车保险缺乏大量数据和经验的支撑,公司需要根据专车司机的驾驶年限、行车记录、驾驶经历以及专车公司管理能力等对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出险后,理赔人员查勘车辆性质时一般会从车辆行驶记录频繁程度来观察,如果无法判定就只能凭借搭乘车辆同行人的说法作为证据。但是如果他们串通起来,就很难判定到底是载客还是朋友,保险公司很容易吃亏。”车险公司理赔人员表示。
此外,商业车险条款也明确规定:驾驶营运客车无国家有关机关核发的有效资格证书的,属于责任免除。因此即使私车营运是按营业性条款来承保,驾驶员也必须要具有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营运资格证书。否则,保险公司依然会按照条款规定作出拒赔处理。
目前,包括滴滴专车、易到用车、Uber、AA租车等国内专车平台均表示,已经为乘车用户办理多种保险,一旦乘客发生事故可获得相应赔偿。但有业内人士称,部分专车平台与保险公司合作仅局限于购买保险提供意外保障,不能覆盖整个用车全流程。
保监会也证实,有的手机应用软件公司已与保险公司合作为预约出租车提供“承运人责任险”、为代驾服务提供“代驾人责任险”来保障乘客利益。但保监会同时指出,部分应用软件公司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的情况,请广大消费者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对保障范围做到心中有数,以免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 温源)